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后太子总在吃醋 > 水榭

水榭

水榭

盛宝珠后来才知道,太子前往道观祈福途中遇险一事,正如一颗石子猛地掷入平静的湖水,将原本表面一片祥和的朝廷局势搅乱。

当初前朝几位年长的皇子为了争储互相倾轧,最后死的死,疯的疯,只剩下当时年幼的乾元帝堪当大任,被当年的魏大将军一手扶持即位。因此当今圣上最忌讳朝廷中有人结党营私丶勾心斗角,即便太子并不受宠,他依旧不允许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搞这些小动作。

最后晋王依旧领着雍州牧的职位,而原来出自谢氏门第的京兆尹却调任地方,其位由洛州长史接任。这位洛州长史出身西北,与崔丶谢两家都没有什么渊源。

除此以外,阿耶又升任为鸿胪寺少卿,还有几位其他臣僚升迁,多半是出自除了崔丶谢两家的其馀世家,亦或是新贵。

眼下临近岁末,皇帝便下令於宫中麟德殿设下除夕宫宴,宴请群臣,或许也存了几分试探多方势力的意味。

腊月寒冬,一觉醒来才发觉窗外白了一片,院子里的山茶花开得正盛,在皑皑白雪间犹如石榴石般艳丽夺目。

今日赴宴,盛宝珠早早地被琥珀从梦乡中拽出,还未彻底清醒便被拉着梳洗打扮。她昨日夜里挑着灯学习看账本,此时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任由琥珀替她绾好双螺髻,簪上各式发钗,又换上衣裙。

待到盛宝珠清醒过来,铜镜中的自己便是山矾色的上袄外系着一条朱樱色交窬裙,外罩的杏色团花织金褙子领口缀了一圈兔毛,衬得小巧面容愈发丰盈圆润。

她上下打量了一回,让琥珀将头上堆的各种珠花发钗卸去一些,又吩咐琥珀折了屋外的山茶花来替她簪上。

琥珀一边替她簪花,一边笑道:“此番宫宴定有许多青年才俊出席,娘子生得这样好,若能觅得如意郎君就再好不过了。”

盛宝珠正瞧着铜镜,闻言唇畔的笑意渐渐隐去,眼睫微垂,又是那般静默的模样。

琥珀察觉到她情绪的变化,不禁心头一跳,忙不叠问:“娘子怎么了?可是琥珀说错话了?”

“不是,”盛宝珠摇了摇头,垂着首答,“我只是觉得……成亲也没有什么意思,要离家很远,见不到阿耶阿娘与兄长,甚至……”

甚至连盛家和自己的命都保不住。

琥珀扑哧一笑,双手搭在她肩上,带着几分揶揄打趣的笑意说道:“娘子若不想离家,寻新登科的士子或是进京赶考的书生入赘到家里来不就好了。”

盛宝珠楞了楞,随即转过身,擡头望向她,恍然道:“对啊,这样就不用离家了。”

若她能再劝劝阿娘他们回姑苏……

盛宝珠刚要开口,外间传来侍女催促的嗓音,道是马车都备好了。她只好站起身由琥珀替她整理好衣裙,往前院去了。

盛辙与夫人谢玉荷只有盛璟与盛宝珠这一儿一女,盛家人便一同乘了马车到宫门前。此时还未至宫宴的时辰,刚下了马车,便看见许多正在寒暄的官员和女眷。阿耶领着兄长早混进了官员人堆里,没了踪影,盛宝珠便跟着阿娘往女眷那处走去。

谢玉荷说起来是出身陈郡谢氏旁支,但细论起来与嫡出的这一脉不知隔了几代。原先与本家的人除了逢年过节也没什么交集,但盛家搬迁到了长安城后便少不得来往走动,与定安侯府的人也渐渐地熟络起来。

谢家二房的夫人瞧见她们,笑着说道:“许久未见,宝珠长得愈发好了。”

谢玉荷笑着道哪里,“你们也知道,这丫头顽皮得像猴子一样,这段日子总算能收收心,也能帮衬帮衬我了。”

盛辙在朝为官,盛璟领着商队西行,珍馐阁的生意便由谢玉荷出面打理,一开始长安城的贵妇人们并不赞成这种举动,但渐渐地也接受了。

江陵郡主保养得很好,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模样,笑着说道:“前日乐言带了些珍馐阁新出的糕点回来,听说是从西域带回来的新做法,味道很好。”

此言一出,与谢家交好的夫人们纷纷称赞起盛家酒楼,又道谢玉荷生得一对好儿女。谢玉荷当即便道要登门给各位夫人送上新出的糕点,又邀请众人到珍馐阁来尝尝其他菜式糕点。

盛宝珠听着她们你来我往,目光瞥向了另一群人。正如朝中私底下分为两派,一派以谢家为首,另一派则以崔氏为首,众女眷也隐隐地分做了两拨,一拨是以江陵郡主等人为中心,另一拨的中心则是崔府女眷。

她一眼便瞧见了站在崔相夫人身边的崔九娘。崔九娘名唤姝妍,取的是姝丽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