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夏天然看到的统计数据,1981年中国的年度总票房是79亿,比隔壁日本多出5亿。
曾几何时,日本的电影产业实力也是很强的——当然现在也挺强。但自从进入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电视机普及到千家万户,电影产业遭到剧烈冲击。 偏偏日本的大制片厂制度死而不僵,霸占着各种电影资源,拍出来的片子观众却不怎么爱看,导致日本本土电影票房一再萎缩,好莱坞大片趁机入侵,如今的日本市场,大约有一半份额被美国大片占据。 固然日本有黑泽明这样的国际电影大师,但黑泽明在艺术上成就极高,在商业上表现就很拉胯了。 日本电影产业在走下坡路,中国电影则在慢慢的成长壮大。 中国经济虽然人均不够富裕,但中国体量大、人口多,至少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裕人群。他们不满足于电视机小荧屏的视听体验,有兴趣也有财力走进电影院,到那里体会更高端的视听享受。 如今的中国,有三大影视制作中心,分别是邶京、上塰和萫港。 其中萫港位于文娱产业革新的最前线,也是私人影视公司最活跃最聚集的地方,夏天然在这里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 有李翰祥、张彻这样的著名导演,也有周闰发、程龙、赵雅之、林清霞这样的知名影星。 有意思的是,因为本位面的中国早早实现了完全统一,所以这个时空从来就没有“港台明星”这个说法,人们只是在萫港短暂的聚集工作,拍片时会跟着剧组满中国跑,电影上映时也会到各大城市去宣传一波。 若是国家有什么需要,比如拍个宣传片公益片什么的,他们也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配合拍摄演出。 就像人们不会把那些常年在邶京工作生活的明星称为“京星”一样,人们也不会把程龙林清霞他们称为“港星”。 说到底,大家都是中国人,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 非要分的话,人们只会讨论两句这些明星老家是哪里的,就像人们会说唐国强是鲁省人,林清霞是鲁省人,程龙也是鲁省人。 国家的及早统一,战乱的及早结束,让很多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悲剧没有再发生。林清霞、程龙这些人的父辈也没有在乱世中背井离乡,而是安安稳稳的在老家谋生,成家立业。 所以这一世,林清霞的父亲林维良生在鲁省莱阳,后来没有流落苔湾。程龙的父亲房道龙生在鲁省,也长在鲁省,没有9岁时跑去皖省讨生活,更没有在战乱年代跑去萫港。 他们都在鲁省老家扎下根来,生儿育女,儿女长大后,才走出家乡,去南方拼搏发展。 说起当今的中国电影,最具代表性的当然还是动作片,李小龙将中国功夫推向世界,也让以中国功夫为代表的动作片在世界上大出风头。 李小龙死后,无数人都想成为第二个李小龙,其中最成功的自然就是程龙了,他将李小龙的功夫与巴斯特·基顿的动作喜剧结合起来,大获成功,成为当今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与之相比,林清霞就很尴尬了。 她和程龙同年出生,早期是拍文艺爱情片成名的,是无数文艺青年心目中的女神。但她很快厌倦了这个题材,想尝试拓宽戏路,但拍了几部片子,反响都不好。 再加上这两年她绯闻缠身,人们对她私生活的兴趣超过了对她作品的兴趣,这让她十分窘迫难堪,正处于事业的低谷之中。 根据夏天然前身遗留的记忆,鲁省人普遍认为程龙是鲁省的骄傲,对林清霞的观感和评价就很复杂了,毁誉参半。 不过不管怎么说,程龙是鲁省的,林清霞也是鲁省的,还有这几年拍主旋律作品成名的奶油小生唐国强、浓眉大眼朱时茂,都是俺们鲁省滴! 有时鲁省人会凑在一起感叹:俺们齐鲁大地为国家输送了多少人才啊! 这还没完,当年闯关东,鲁省人便是主力,所以很多东北人的祖籍都在鲁省,于是有些鲁省人便毫不客气的把这些人也视为自己的同乡。 比如那位在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拿回一枚金牌的刘长春,他出生在大莲,但他祖籍却是在琴岛即墨,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鲁省的骄傲。 于是就在今年,刘长春征战奥运50周年,鲁省电影制片厂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拍摄了一部《前路》,讲述奥运短跑冠军刘长春是怎样从故乡的小土路,一路跑到奥运赛场,并最终夺冠的故事。 这部电影就在今年9月份刚刚上映,到现在还没下画,不仅电影的拍摄团队主要是鲁省人,电影中刘长春这个角色也是鲁省人扮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