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现代汉语1 > 第六章 现代汉语声调系统

第六章 现代汉语声调系统

能为学习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声调的基本概念

声调,即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汉语音节的重要特征。普通话中有四个基本声调,分别称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每个声调都有其独特的调值和调型,通过声带的振动和口腔、鼻腔等共鸣腔体的调节来实现。

阴平:调值为55,调型为平调,声音从始至终保持平稳,不升不降。例如,“妈”字就读阴平。

阳平:调值为35,调型为升调,声音由低到高逐渐上升。例如,“麻”字就读阳平。

上声:调值为214,调型为先降后升的曲折调,声音先下降再上升,形成一个明显的曲折。例如,“马”字就读上声。

去声:调值为51,调型为降调,声音由高到低迅速下降。例如,“骂”字就读去声。

二、声调辨正的重要性

区分词义:在汉语中,很多字词通过不同的声调来表达不同的意义。例如,“妈”(mā)和“麻”(má)、“马”(mǎ)、“骂”(mà),虽然拼音相同,但由于声调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因此,准确的声调对于理解词义至关重要。

表达情感:声调的变化还能传达说话者的情感态度。例如,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声调说出来,可能表达出高兴、惊讶、愤怒等不同的情感。因此,掌握声调的运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已的情感。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准确的声调能使口语表达更加流畅、自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掌握声调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三、声调辨正的难点与对策

难点分析:

母语干扰:对于非汉语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声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容易受到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难以准确掌握。

调值不准确:由于每个人的声带条件、口腔结构等存在差异,因此在模仿声调时,往往难以达到准确的调值。

调型不稳定:上声等曲折调的调型变化复杂,容易在发音过程中出现偏差。

对策:

多听多模仿:通过大量听汉语原声材料,如广播、电视剧、电影等,感受不同声调的发音特点和语调变化,并进行模仿练习。

专业指导:寻求专业的汉语教师或语音教练的指导,通过专业的发音训练和纠正,逐步提高自已的声调准确性。

利用工具辅助:可以借助一些语音学习软件或在线资源,如语音识别软件、声调练习软件等,来辅助自已的声调学习。

四、声调练习方法

单音节字练习:

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单音节字,按照四个声调的顺序进行练习。例如,“妈、麻、马、骂”等。

每个字反复练习多次,注意感受声带的振动和口腔的变化,逐渐熟悉每个声调的发音特点。

多音节词练习:

将单音节字组合成多音节词进行练习,如“妈妈、麻烦、马虎、骂人”等。

在练习过程中,注意每个字声调的连贯性和整体性,确保整个词语的声调准确自然。

绕口令练习:

选择一些包含多个声调变化的绕口令进行练习,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等。

绕口令的练习可以锻炼口腔肌肉的灵活性,提高声调变化的敏感度。

对话练习:

与汉语母语者进行对话练习,通过实际的交流来检验自已的声调掌握情况。

在对话中,注意倾听对方的发音和语调,及时调整自已的发音习惯。

录音与回听:

将自已的发音录下来,并与标准发音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和不足。

针对问题所在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已的发音准确性。

五、声调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保持耐心和毅力:声调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者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练习和纠正自已的发音。

注重细节:在练习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声调的细微差别,如调值的高低、调型的曲折等。只有注重细节,才能确保发音的准确性。

避免过度模仿:虽然模仿是学习声调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过度模仿可能导致发音僵化、不自然。因此,在模仿的同时,要结合自已的发音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定期复习与巩固:声调的学习需要不断复习和巩固,以避免遗忘和退步。学习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