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现代汉语1 > 第五章 现代汉语韵母系统

第五章 现代汉语韵母系统

韵母的特点

单韵母发音时口形稳定,舌位不移动。不同的单韵母在发音时舌位的高低、前后以及唇形的圆展都有所不同。例如,a发音时舌位最低、开口度最大;i发音时舌位最高、开口度最小且唇形扁平;u发音时舌位靠后且唇形较圆。

2. 复韵母的特点

复韵母发音时舌位有动程,即从一个元音滑动到另一个元音。根据响音的位置不同,复韵母可以分为前响、后响和中响三类。前响复韵母发音时前响元音清晰响亮,后响元音轻短模糊;后响复韵母则相反;中响复韵母的主要元音位于中间且响度最大。

3. 鼻韵母的特点

鼻韵母发音时元音部分的发音与相应的单元音或复韵母相同,只是在最后加上一个鼻音作为韵尾。前鼻音韵母的韵尾是舌尖鼻音-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鼻音韵母的韵尾是舌根鼻音-ng,发音时舌根隆起抵住软腭。鼻韵母的发音过程中元音和鼻音韵尾要连贯自然。

4. 四呼的特点

四呼的划分主要依据韵母开头元音的发音口形。开口呼的韵母发音时口形较大;齐齿呼的韵母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且唇形扁平;合口呼的韵母发音时双唇拢圆;撮口呼的韵母发音时唇形最圆且向前突出。四呼的分类有助于准确发音和区分不同的韵母。

四、结论

韵母的构成与分类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韵母的构成部分(韵头、韵腹、韵尾)以及分类(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四呼)的详细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语音韵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汉语发音水平,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汉语音韵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韵母的不同特点和分类来指导汉语教学、语音合成以及语音识别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同时,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韵母的构成与分类也是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韵母的构成与分类是汉语音韵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汉语音韵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韵母的发音特点与音变现象

在汉语普通话中,韵母是构成音节的重要部分,与声母共同决定了汉字的发音。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有的韵母还包括鼻辅音。韵母的发音特点与音变现象是汉语语音研究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普通话的准确发音,还对地方方言和多语言学习者的表达能力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从韵母的发音特点出发,深入探讨韵母的音变现象,以期为汉语语音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

一、韵母的发音特点

普通话韵母共有三十九个,根据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每类韵母的发音特点各不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都涉及到口腔的开合度、舌位的高低前后以及唇形的圆扁。

1. 单韵母

单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发音时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单韵母的发音特点主要取决于舌位及唇形两个条件。舌位是指舌头隆起的最高点,也就是形成元音最突出的舌的部位。唇形则指双唇的形状,包括圆唇和不圆唇。

普通话中的单韵母包括a、o、e、i、u、ü、-i(前)、-i(后)、er等十个。其中,a是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腔大开,舌尖微离下齿背,舌面中部微微隆起;o是后中圆唇元音,发音时上下唇自然拢圆,舌身后缩,舌面后部隆起;e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半闭,展唇,舌身后缩,舌面后部稍隆起;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两唇呈扁平形,舌尖接触下齿背,舌面前部高高隆起;u是后高圆唇元音,发音时两唇收缩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后缩,舌面后部高高隆起;ü是前高圆唇元音,发音时两唇略圆,舌尖接触下齿背,舌面前部高高隆起。

2. 复韵母

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发音时从一个元音快速滑向另一个元音,气流不中断,各元音的响度不同。复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即由甲元音的发音状态快速滑向乙元音(甚至再滑向丙元音)。这当中,舌位的高低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都是逐渐过渡、变动的,不是突变的、跳跃的。

普通话中的复韵母包括ai、ei、ao、ou、ia、ie、ua、uo、üe等十三个。以ai为例,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滑向i的音,气流不中断,口型由大到小。其他复韵母的发音也遵循类似的规律,只是元音的组合和滑动的方向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