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573章 以后有肉吃了

第573章 以后有肉吃了

林俊辉出来后看到张平安脸上的表情,便心里了然了。·兰\兰~文^学* ¨已?发¢布_最.新?章/节?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家和亲人是放不下的远方!

“俊辉,让你见笑了”,张平安调整了下情绪后抬头笑道。

“思家之情乃人之常情,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林俊辉摆摆手。

二人都十分珍惜这难得相聚的机会,秉烛夜谈到三更天才睡去。

第二日一大早,林俊辉便随其他人一道离开了。

“平安,保重!相信我们很快还会再见的!”林俊辉挥手告别后,然后利落的翻身上马。

看着远去的一行人,老秃话中有话地笑呵呵道:“呵呵,他们这批人可就没你们先前那拨人走运了啰!”

“这话怎么说的?”阮三好奇问道。

“你们先前那拨人都是周大人亲自挑的,是咱们自己人,一个是亲的,一个是半路插进来的,这份量你自己掂量掂量,县城之上还有府城、省城,你们升迁绝对比他们容易的多,多学着点儿吧傻小子”,老秃说完拍了拍阮三的肩膀走了。

阮三来了精神,又问张平安:“张大人,是这个情况不?”

张平安温声笑道:“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周大人肚子里的蛔虫,现在虽确实有不少州府的位置空悬,但我估计我们这批人升迁最快也是半年后了,不然这不是打朝廷的脸吗?!”

而且也显得周大人太迫不及待了,好像他野心勃勃,功高震主一样。?;比_奇#2中?,|文a1网

肯定要稳着些来!

相较之下,刘三郎就对这些没这么在意。

站在一旁想着自己的心事。

家里寄来的家信让他的心也酸酸胀胀、起起伏伏的。

真想家里人啊!

尤其是大丫和三个孩子!

……

有了安南稻的种子和番薯,张平安就安心多了。

他也不贪多,到时能把这些好生种下去就行了。

毕竟县城就这么些人,一步步来。

自从朝廷连连大捷,接连收复许多失地后,虎卉军的大名响彻北地。

扬州到淮安,以及淮河一线的小股乱军便十分安分。

已经不成气候。

沿线各地暂时安全无虞。

现在的天气虽还不能耕种,但也闲不下来,安全无碍后,正式修葺城池的事便被张平安提上日程。

首先是城墙、城门、敌楼和烽火台等军事防御设施修葺加固。

然后是民房、官署、仓库,城中道路以及地下排水沟。

先前那些剩余的还未被官配的百姓也都分发了民房。

恢复了县城部分政务,重新开设了医署、驿站。

虽不像南边各地县城一样三班六房分的那么细致,对如今的泽县来说却是够用了。

张平安和老秃两人各司其职,将泽县管理的井井有条。

老秃十分自得:“我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没想到我除了会打仗,还有治理百姓的天分嘞!”

张平安笑而不语,也不打击他。£?e鸿?特[小{说:网= ]**无÷错ˉ?|内)§容§]

两人能配合干实事才是最重要的。

时间一晃来到二月中下旬,大地冰雪褪去,万物复苏,田野中和山坡上开始慢慢冒出绿芽。

先是种了番薯,育苗的流程都是做熟的,出芽十分顺利。

待番薯种下后,紧接着便是各色蔬菜。

等到四月初,天气更暖和一些了,便开始翻地种安南稻和各种豆类。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此时正是适合的时候。

春播后,扬州大营那边还派了农事官从南到北、再向西,各处巡视农事。

足见对农事的重视。

自从各处重新设立驿站后,通信便方便了许多。

饶是如此,张平安收到邸报,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农事官们也已经走了一半儿了。

估计隔日就能到了。

张平安从田里起来,拍了拍手,和大姐夫刘三郎调侃道:“咱们干的好,也没什么怕别人看的,他们来不打紧,要是能再给咱们这边带些牲畜过来就好了,人光吃粮食也不行,时不时还得沾点荤腥。”

“不光是牲畜,还有县城附近各处都得重新植树,以前的多半都被扒了树皮,树都枯死了,不植树可不行,也好在咱们这里没什么高山名川,平地为主,不然等五月梅雨季,我还担心流石呢!”

“能吃饱饭就算有福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