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彩虹进度11%:身世
黄书仪生在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家,但她的爷爷好赌,在她出生时,黄家已从出名的地多财厚变成好赌败家。十岁前勉强能请家塾先生,十岁后家里只能守着一口薄田过日子。她的母亲是书香大家出身,背着她的父亲藏下了一点嫁妆首饰,熬到好赌的爷爷过世,拿出来变卖掉,又熬了几年日子。
她的父亲是家里的独子,从小锦衣玉食地长大,被每况愈下的家境所累,郁郁寡欢,到她十二岁那年,已经时时咳喘不停不能长久站立。
她的母亲将诗书游记藏进深深的樟木箱子底,用旧衣裳做头巾包起秀发,将父亲穿不上的衣服改小穿上身,下地劳作。
她的母亲说:总要活下去。书里说,天道酬勤,勤快些总不会饿死。
她跟着母亲去田地,磨坏了绣鞋,改穿布鞋。母亲从前只会做绣鞋,不知道布鞋需要粘上厚厚的底才经穿,才能保护脚底。最开始,两人总是将脚磨出水泡,后面邻居提醒才知道。
她的母亲晚上给她泡脚擦干说:真好,又知道的多一些了,以后不会这么磨脚了。
她的母亲很好学,从最开始不知道如何播种丶锄地,到后来被人家请教怎么种的这么好,只用了两年时间。
那时候她十五岁了。
她的父亲身体越发不好,几亩薄田的收成,要管一家人吃,要管父亲的药费。她的母亲已经把能当的都当完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这种一贫如洗的家庭状况,使他们逃过那场年代浩劫。
十七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办完葬礼说,我们对得起你父亲,之后我们可以给你存嫁妆了。
十八岁那年,一个嫁到邻镇的远房亲戚为她介绍了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憨厚,偷偷看了一眼她,脸就涨红。她不想离母亲太远,於是没有同意。哪知道,农忙时节他又来了,话不说一句,之低头帮忙干活。
母亲叫他到家中吃饭,他站在门口不进去,说,给他端到门口吃就行。母亲说,他是顾着我们家没有男人呢,这是一个老实又心细的孩子。她不搭话,母亲又说,长得也好。她想到他那脸红的样子,她也脸红了。
在二十岁的生日之前的秋天,她出嫁了,嫁给连着两年来帮忙收稻谷的青年,成了叶家的新媳妇。
叶家和她家相反,只剩下一个老父亲和她的新婚丈夫。她想把母亲接到身边,但叶家除了小厨房只有两间房,没有地方安置母亲。况且,也不那么方便。
她在夜里叹气,她的丈夫听见了,问她有什么难处。她开始不说,她的丈夫就带她在秋夜里夜游。他的丈夫话不多,但是,会带她看最圆的月亮,吹初秋的凉风,会担心她凉给她披上衣裳。回来时,他的丈夫说,你高兴,我就高兴。
於是她说,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想要接她来一起住,但是也知道实际情况不允许。
她的丈夫在明亮月光里执着她的手承诺道: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会尽快把她接过来。
她的丈夫说到做到,即使还不能马上把母亲节过来,但是常常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带着她回家探望。
她才知道,农忙时节他都是天不亮就往她家去丶再踩着月光回家。
她问丈夫累不累,丈夫说,只要想到可以见到他,就好像拥有无穷的力量。
她在丈夫的怀里笑得甜蜜,丈夫说,我想要你一直笑得这样好看。
她的丈夫话少,但说一句,是一句。
结婚第二年,有位贵人找来,是丈夫十几岁时无意间救下的,如今在县里政府工作。贵人帮丈夫在镇上的化肥厂谋了一个职位,丈夫工作勤奋好学丶待人诚恳厚道,在儿子满两岁时已经是厂里主管生产的小科长。
他们省吃俭用,重新休整了房子,在原本的两间房旁加建了两间,一间给渐渐长大的孩子,一间给母亲。
那是这个家最好的时候。孩子可爱,长辈可亲,一家人每天开开心心,笑声不断。
噩运在孩子四岁那年到来。
孩子突然呼吸困难,在夜里惊厥,高烧。从镇上到县里一路求医,是心脏病,需要手术,手术成功了孩子就不会有大问题。那时候县里没有能够做心脏手术的一生,且手术花费巨大。
贵人知道了,来探病,留下一些钱。但丈夫不要,只求贵人托人问问哪里能够做这个手术。
过几天,贵人找来,表示找到了能做这台手术的医生,医生说可以免费做手术,但是有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