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 第230章 大司农魏相

第230章 大司农魏相

瘦老头听到韩非又怼他,不着调地嘿嘿一笑,说:“那是老汉我让着那小子,不过这小家伙倒是挺有意思的,这股子轴劲儿倒挺适合待在尚方的。~如^蚊^王? ~已?发¨布?最^薪/蟑*洁-”

“得了吧,老梆子,还让人家来尚方?我都被你教坏了,你还想霍霍多少人?”一边吃瓜的鹏鹏很随口的就接了一句。

瘦老头抬起手,笑骂着“找打”,就冲着鹏鹏去了。

大汉的征兵令发下去之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快就凑齐了十五万大军,如此规模的战争,在大汉对匈奴的作战中可以排到第二,排第一的是孝武皇帝时期发动的马邑之围,当时孝武皇帝年轻气盛,存着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结果最后因为消息泄露,引起了匈奴的警觉,并没有取得想要的战略成果,但是至此开始了几十年对匈奴的反攻,大汉双壁在大漠的共舞,极大地消耗了匈奴的有生力量。

在出发之前,皇帝刘询的面前摆上了一块大大的舆图,霍光、魏相、赵充国、韩增还有几位重要的军事将领,都围着舆图站立着,等待皇帝刘询的部署。/x.i~a\o′s?h`u′o\z/h~a+i+.¢c¢o,m^

刘询知道自己的本事不在排兵布阵上,打仗是要死人的,在战争这件事情上,对于从小吃过苦头的刘询来说,他始终能保持比从前帝王更加谨慎的态度,因此‘穷兵黩武’这四个字在他身上肯定不会出现。

“大司农,依你之见,这场战应该怎么打?”皇帝刘询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新任大司农魏相。

这么大的战役,皇帝不先问能掌兵的人,居然先去问搞财政的大司农,这自然让和匈奴死磕了大半辈子的老将赵充国有些不满,而“七世王侯”韩增则依旧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魏相先是向刘询躬身行礼之后,首先第一句话就让赵充国乐呵了起来,只听魏相说:“这次战争的花费细则,我已经全部整理好,而且有多没少。”打仗说到底打的就是钱,魏相说出这句话之后,不仅赵充国越看魏相越顺眼,就连韩增都看着魏相笑了笑。

紧接着魏相把自己关于这场作战的花费摊开,不一会儿,老将赵充国都觉得魏相可真是个人才呀,这战争预算做的,让他这个老兵痞都挑不出问题,然后魏相还在自己的职责之外,向刘询提了另外一条计策,建议皇帝刘询派使者出使西域诸国,既表明大汉新任帝王对西域和匈奴的不同态度,同时也可以联合西域诸国的兵力,一同攻击匈奴,如果这样的作战能够取得战果,大汉在西域的经营将更加容易,匈奴的祸患也会以最小的代价解决。-2/s¢z/w`./c+o-m′

等到魏相说完,连霍光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不愧是搞算数财税的,所有的建议都围绕着如何让大汉的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精打细算。

钱的问题得以解决,剩下的事情就更好解决了,皇帝刘询最终拍板,祁连将军田广明率四万余骑出西河,度辽将军范明友率三万余骑出张掖,前将军韩增率三万余骑出云中,蒲类将军赵充国率两万余骑出酒泉,虎牙将军田顺率三万余骑出五原,约定各出塞两千余里,又派常惠为校尉,持节监护乌孙兵五万骑,由西而东击匈奴。

安排妥当之后,丞相霍光对皇帝刘询建议要对匈奴格杀无论,包括老人还有孩子,只要见到,就一个不留。

这一点让内心仁厚的皇帝刘询有些难以接受,说:“对匈奴的兵士斩杀,朕没有意见,不过对于老弱妇孺,是不是可以网开一面?”

霍光先是对刘询深深行了一礼,起身之后才说:“陛下仁慈,是万民之福,但是从孝武皇帝开始,大汉因为对北方匈奴的作战,消亡了不可计数的人,而匈奴对我大汉子民的屠杀,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我们也许因此仁义放过他们的老弱妇孺,这些老的,就会替匈奴兵士输送粮草,弱的就会在背后修复兵器,妇女会帮匈奴兵疗伤,儿童则会在长大之后继续屠杀我大汉子民……”霍光说到这里,直直地看着皇帝刘询的眼睛,如此强硬地坚持自己主张,霍光这还是第一次。

经历过战场铁血洗礼的赵充国和韩增,听到霍光的话,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他们理解霍光,孝武皇帝因为对抗匈奴,差点搭上了整个大汉帝国的气运,这就是战争的代价,在生死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刘询环视一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终于理解为什么当年孝武皇帝刘彻要发动三十万人,组织马邑之围了,现在的刘询也希望,这一次对匈奴的作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