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悬奇诡案 > 第86章 僵局

第86章 僵局

“不问了。”许听摇头说:“他与赵若枝分手许久,更是将近两年未见,对现在的她了解不多,而且印象上带有极强的主观倾向性,个人色彩太过浓烈了些,取证价值不大。”

“而且,我个人认为,他与本案应该也没有太大的关系,首先身高就严重不符,不在场证明应该也是成立的,至少先前看监控的时候,咱们确实没发现他离开快捷酒店。当然,事后可以让图侦再好好验证验证。”

“没有直接作案的可能,买凶杀人的嫌疑估摸着也不大——私教收入确实不低,但他仅仅只是行业新人罢了,短短一两年的积蓄,想买下两人人命,我觉得悬。”

“再者说,现场勘查结果也表明,凶手应该是初次作案,并非经验丰富的老鸟,买凶杀人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综上,我觉得他和这桩命案,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也对。”柴叶舟轻轻颔首,说:“现在看来,只能希望其他各个侦查组的同事能有收获,找出其他嫌疑人了。”

“时间还早,”许听看了眼表,问道:“要不咱们也去兴中大学看看,瞧瞧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噢?”柴叶舟眼皮子抬了抬:“怎么,喜欢上这种挖掘线索的感觉了?意犹未尽?”

“有点吧。”许听也不否认,说:“直接参与到调查工作中,确实比坐在办公室里等着结果,然后根据结果来分析来的更加有意思些。”

“而且,许多线索不是光听报告就能完全了解的,同样一件事,不同人可能就有不同的理解。虽说同事们大多都能做到客观的去分析、汇报,但既生而为人,不是机器,难免掺杂个人情绪,这就可能导致线索错漏。”

“所以说,有时候自己深入到调查工作里,也能获取更多线索,至少面对这些线索的时候,得以判断的依据更多了些。”

柴叶舟轻轻点头,赞同她的话,并说:“都是这样的,有的队长喜欢统筹全局,有的则喜欢亲自上阵,只要不是混日子,那么两种形式都各有优缺点,不存在谁比谁更强的说法,只是侧重点的取舍罢了。”

“既然你想继续挖掘线索,那成,咱们就去兴中大学看看。嗯,我问问老化他们,有没有什么任务可以腾给咱俩。”

“好啊。”

……

晃眼间,又过去了三天时间。

本以为是一桩相当简单的凶杀案,却不曾想,竟然陷入了僵局,各单位的工作都没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首先是图侦,这三天来,他们将学校里所有监控机位都看了个遍,却始终没能有突破——显然,凶手准备工作做得相当充足,至少在学校里,并不密集的监控探头的盲点探清楚了,才能在作案前后避开摄像头。

当然,准备工作充足与否,和他是否具备作案经验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就如反侦查能力一样,连环杀手反侦查能力固然强,但初次作案的新人,在这方面也不见得弱。

哪怕是“凶手”这一行业,也不乏所谓的“天赋型选手”,他们哪怕是初次作案,也能让刑警头疼万分,若侥幸逃脱侦查,更有可能演变为连环杀手,持续犯罪。

其次,技术队、痕检科与法医方面,也没有获得太大的突破,毕竟dna目前仅仅只能作为定罪证据,而不能作为指向性线索。只不过,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结构,能确认凶手为男性罢了。

访问侦查更是毫无进展,陈宝华和赵若枝的人缘都太好了,何况他们身为学生,本身就不大可能与别人结死仇。

实际上,学生之间的凶杀案,大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生矛盾冲突后当场因情绪过激而杀人,一类则是霸凌类事件中,暴力方下手过重,或被欺凌方疯狂反击而发生的命案。

但这桩案子,显然属于有预谋作案,但偏偏,警方找不到谁与受害者存在生死大仇。

当然,若是霸凌事件引发的凶杀案,凶手为被欺凌者,倒确实可能存在有预谋的反击。但问题是,不论陈宝华还是赵若枝,都从未欺凌过别人。

如果真存在这种行为,哪怕学校尽一切手段想把真相压下,也是徒劳的,学校对于学生的控制力其实相当有限,因此一定会有学生给警方提供相关线索才是。

因此,通过人际关系排查,得出的嫌疑人就仅仅只有宋世缘和马欢,但他俩都具备相当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凶手被死者抓挠受伤,倒确实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