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狩
“好,好啊”,刘彻兴奋之下,直接手舞足蹈起来,辛苦多年,他的目标终于完成了。
“自高祖以来的耻辱,终于被朕所洗刷,不可一世的匈奴也被朕终结。”
手下大臣们纷纷站起身来进行祝贺,直到现在,他们感觉还是跟梦一般。
可能皇帝真的有天命吧?短短几年,太子有了, 皇后有了,接着又有两个神人外戚,就像老天赐予的一般。
刘彻笑着让他们免礼,同时心里又感谢起自已的爱妻卫子夫,果真是最史上豪华的嫁妆,她一辈子都会是我的皇后!
在快乐的氛围中,总有一两个不合群的,刘彻一眼就瞧见了一副死人脸的李广,高兴之下,刘彻倒是没出言挖苦他,不过在心里却骂了起来。
“这老家伙就该好好守城,我怎么就给他派出去了呢?说不定就是他的影响,让大将军没能捉得住单于,哼!”
西汉文帝
刘恒也为自已的好大孙感到开心,但更多的是羡慕,自已也想击败匈奴洗刷父亲的耻辱,可惜国力不行啊。
在一连串胜利的汇报之下,他又看到自已的老熟人。
“李广?怎么又迷路了?”
刘恒现在想到自已那句话:“你生不逢时啊,要是在高祖时期,凭你的能力,万户侯都是不够的。”
“没想到自已也有看错人的时候,唉,你这运气也太差了。”
【在漠北大战中,还发生了一系列事故,影响的人极多】
【首先就是李广,其实按照刘彻的设想,这一次漠北大战是轮不到他的,年纪又大又经常迷路,还是别出去了】
【在李广多次恳求,刘彻这才同意他出任前将军随军出战】
【汉军出塞后,得知了匈奴的动向,卫青做出了兵分两路的谋划】
【自已这一路直扑匈奴,右路则是要绕远路进行夹击,在这茫茫大漠,右路汉军承受的风险很大,极易迷路】
【这个特殊的重任,卫青思考再三,决定让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去】
【也不怪卫青做出这个决定,因为在临行前,刘彻曾找来他叮嘱了一番:“李广年老,命运不好,要是他与单于对阵的话,恐怕就抓不住单于了。”】
【再加上卫青也想拉自已的好朋友公孙敖一把,帮他把失去的爵位挣回来】
【于是特别容易迷路的李广得到了这个特别容易迷路的差事】
大唐贞观三年
李世民虽然同情李广,但对汉武帝的安排还是认同的。作战中任何影响胜负的因素都要考虑,哪怕是这玄之又玄的运气之说。
再考虑到李广的年纪问题,真对阵厮杀,胜负也不好说,为帅者是不可能承担这种风险的。
“李广也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大规模作战了,错过这一次,就很难再有封侯的机会,这也是他最后接受不了的原因吧。”
【李广自然也是知道其中的内情,他前来请求:“我身为前将军,怎么让我从东路出兵呢?况且我从小就和匈奴作战,好不容易才获得正面对决的机会,我愿做先锋,最先与单于决战。”】
【面对李广的请求,卫青拒不同意,明发文书:“立刻到右将军那里去!按照命令行事!”】
【李广再怎么愤怒也只能从命,果不其然,他又迷路了,大将军这边都打完了,他还没找到地方】
【卫青率着部队南下回师时碰到了他们,李广过来拜见一下之后就回到自已军中】
【卫青知道他心中有气,但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于是派长史送给李广干粮和酒,询问他们迷路的情况,准备报告给皇帝】
【李广一句话也不说,无奈之下,卫青让长史找来李广幕府人员前去受审对质】
【李广这才开口:“他们无错,是我自已又迷路了,我亲自去大将军那受审认错。”】
【在大将军那受审时,他对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交战,可大将军又调我去迂回绕后,而又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不愿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
【奋斗一生的李广可能是真的累了,说完后他就拔刀自刎】
西汉元狩
刘彻猛地意识到自已的错误,自已可以派李广打难打的杖,可不该就这么明晃晃的去糊弄他,这是在侮辱他的尊严。
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没有功劳不算什么,但皇帝的轻视和同僚的疏远,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刘彻想要说些什么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