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大汉已经消灭了匈奴的右贤王、河西的浑邪王、休屠王等势力,将匈奴势力赶回漠北,在蒙古高原上建立起战略优势】
【但这期间,匈奴单于本部实力仍存,那他为什么一直无动于衷呢?】
【一方面是因为争夺王位的内斗,让他们不像过去那样团结,另一方面就要谈到一个人了,他就是投降的赵信】
【在漠南之战后他投降匈奴,深受伊稚斜单于器重,还娶了单于姐姐为妻,地位显赫】
【伊稚斜单于十分头疼越来越强大的汉军,就向这位姐夫求策】
【赵信给了一个建议:“诱罢汉兵,缴极而取之。”也就是退到漠北,引诱汉军来攻,等他们疲惫不堪时再还击,到时便可置他们于死地】
【伊稚斜单于采取了这个建议,可让他没想到的是,汉军根本没来追他,转头去打了河西】
汉初
“这小子跟冒顿比起来差远了,他怎么就不想想被打的全军覆没投降的,有什么水平?”
刘邦发出了嘲笑,实在太可乐了,一群人自作聪明躲到漠北去吃风喝雪,等了半天,人家根本没在意他。
笑声感染了众人,大家全都笑了起来,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从谏如流了,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笑完之后,刘邦估算了一下,匈奴只剩下左贤王和本部了,凭汉军现在的进攻态势,马上就要开启决战了。
“真是给乃公出了一口恶气呀,不过百年就把匈奴打成这样了。”
【伊稚斜单于左等右等点等来了一个天塌一般的消息,汉军攻击了河西,打下了河西走廊 】
【卫青打下了阴山地区,阻断了匈奴入侵中原的通道;霍去病拿下了河西地区,又让匈奴失去了从西方袭扰中原的策源地】
【现在匈奴面对大汉是处处被动,局势十分严峻,伊稚斜单于坐不住了,决定主动进攻一波】
【元狩三年(前120年)春匈奴袭掠右北平、定襄两郡,想要以此激怒刘彻,迫使汉军北上】
【刘彻说道:“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漠)轻留,今大发卒,其势必得所欲。”】
【没错又是赵信,他又把匈奴坑了个惨。估计他也没想到,经过这么多年来的战斗,汉军早和过去不一样了,不仅拥有大规模骑兵作战的经验,还逐渐适应在草原长途奔袭】
【而匈奴这次入侵,直接让刘彻确定了接下来的作战,集中兵力,深入漠北,直扑匈奴主力,决战!】
西汉元狩二年
“赵信啊,赵信,你才是我“大汉忠臣”,消灭匈奴,也有你的一份功啊,哈哈哈。”
赵信投降,刘彻本是非常愤怒的,但现在他是一点也不气了。
在两国博弈时,完美的把对方带到沟里去了,你也是个人才。
霍去病也笑出声来,他说道。
“陛下,这倒让我想起了与之相似的人才。”
“哦?”
“建文帝那三人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哈哈哈,是极,是极!”
【战略非常完美,可这时候刘彻还有一个大问题,没钱了】
【打了这么多年仗,大汉这些年休养生息的钱全花完了,根本没办法承担起这次大规模作战】
【不过这根本难不倒刘彻,国家没钱,但有人有钱啊,很快他搞出了一揽子捞钱计划】
【元狩三年,下令盐铁专卖,国家垄断盐铁的经营】
西汉文帝
刘恒叹了口气:“打仗真是太花钱了,数代的积累,竟然只坚持了这么几年。”
不过他又想到天幕之前说过的那些话,虽然文景之治让平民获得好处,可那些世家大族,贵族豪绅获得更多,至于国库嘛,那就完全不能比了。
“我也跟后世儿孙学学怎么捞钱,还不影响百姓的情况下,多留点给我大孙。”
【元狩四年,下诏实行币制改革,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搞过两回了】
【第一次是建元元年(前140年)春二月,行三铢钱。改变了“半两”这一相沿下来的货币单位名称,还货币的名义价值与法定重量恢复一致】
【可惜,第一次改革失败,当时三铢钱与四铢重的半两等价流通,再加上盗铸盛行,三铢没能坚持流通】
【于是建元五年(前136年)春,汉武帝再次下令:“罢三铢钱,行半两钱。”这便是第二次改革】
【现在为了打仗,汉武帝又改革了,他下令重新铸造三铢钱,并造白鹿皮币和白金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