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三年
看着这个憋屈的场景,李世民无奈的叹了口气。
“精锐尽失,清军犹入无人之境啊,当着明军的面把物资百姓带走,大明的脊骨彻底被打断了。”
清军前面几次入关,至少还有几支明军敢与之作战,尽管失败了,但说明明军还有心气。可这一次……
李世民又看了看这些勤王军队,跟种地的农民没什么区别,连盔甲装备都不齐,更别提大明的特色火器了。
“依我看来,大明灭亡就是这两年的事了。”
大明洪武十一年
朱元璋整个人已经麻木了,这么多离谱的事情看下来,他早就有了抵抗力,所以他更关注的是其他方面。
“明军都这样了,皇太极还不入关吗?他也太谨慎了吧。”
几个皇子纷纷点头,就连几个年纪小的也能看出来,这个时候的大明哪有什么抵抗能力呀?就一个北京城还能扛两下。
“估计皇太极就快死了,大明如今好比一堵破墙,谁来都能一脚踹倒,他还不赶紧入关,就只有这个可能。”
听到朱棣的话,朱标点了点头,他可没有忘记先前皇太极鼻血不止的事,再加上天幕说过皇太极死前仍在关外。
这就说明皇太极命数将近,那么是谁带着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多尔衮,豪格还是阿济格?
根据天幕上的种种表现,这些人根本比不上皇太极,他们能成功入关,李自成跟剩下的明军也是干什么吃的?
【第五次入关后,满清入主中原的势头已经很明显了,虚弱的明朝已经彻底站不起来了,皇太极眼前的敌人已经不是大明了,而是中原最大的势力,大顺李自成】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皇太极却迎来了他生命的终点,身为清太宗,他没能够带领大清一统天下】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八月初九,白天还十分正常的皇太极,夜里于盛京后宫突然猝死,时年52岁】
松锦大战后,清朝
皇太极心中有些复杂,自已竟然倒在了胜利的前一刻,这真是让人唏嘘。
算算时间也就两年了,他本以为自已会很豁然地看待这一切,可这明晃晃的数字,让他心中发颤。
“猝死很好理解,我是夜里突然暴毙的,这该怎么预防啊?我不去后宫?”
能活着还是要尽量活着的,大清内部还是一团乱麻,根本离不了自已,暂时先搜集一些能医看看吧。
明朝
崇祯兴奋不已,这个最让他头疼的敌人,死在自已前面了,但很快他意识到问题不是这个。
“皇太极死了没用,打进北京的是李自成啊!到底该怎么办?”
【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名号还是闯王,正式称帝还要到北京城)
【三月攻破北京,崇祯在煤山上吊,大明灭亡,大顺真正的取代了大明】
大明永乐
朱棣死死盯着,可惜天幕并没有播放到具体场景,只是在李自成崇祯几个人脸上一跳,就转到了清朝那边。
“算了,听这上吊似乎也是为大明留了点面子,不像其他亡国之君那样四处逃窜。”
其实朱棣是希望他能逃到南京的,说不定还能搞到一个南北朝局面,说着他又摇了摇头,就算南北朝,也是北清南顺,大明没机会了。
“只能看天幕后面会不会盘点王朝末期了,毕竟是讲清太宗,只是略微带过了一下明末的故事,并不能了解到详细。”
【就在明顺交替之际,清朝这边却陷入了内部斗争,开始争抢皇位】
宋开宝八年
“什么意思?怎么争起皇位来了,按照道理不应该是皇太极的嫡长子继位吗?”
赵匡胤没想到自已这个傻儿子没转过弯来,只能开口解释。
“别忘了皇太极是暴毙的,肯定没有留下谁继位的遗命,再加上八旗的特点,内斗是板上钉钉的。”
【当时清朝内部有这么几个人,算是有资格争抢,两红旗的代善(镶红旗的岳托得天花死了);镶蓝旗的济尔哈朗;正蓝旗的豪格;两白旗的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
【代善自不用多说,年纪过大且公认的没有这方面的资格,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侄子,两白旗则是共同支持多尔衮】
【所以真正竞争皇位的只有两个人,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
【两白旗要求是立多尔衮,坚决不同意豪格;两黄旗和正蓝旗则是要求立豪格,坚决不同意非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