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允炆君臣看来,他们的做法没有一点问题,让燕王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在继续逼迫,一定能给他逼反】
【燕王造反了,我们才能以王者之师,雷霆之怒,堂堂正正的消灭叛贼,至于输?他们根本想不出来怎么输】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是真心感谢这几个人才,当时他确实是走投无路了,都有投降的念头,但家人的团聚让他起了最后一搏的勇气。
【都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就要安排一个人进行举报了,有了人证,然后打赢之后再搞点物证,就能把燕王谋反的事情做实】
【而朱棣现在被朱允炆派过来的众多臣子监视,动弹不得,只能等着对面出招。建文元年六月,燕山护卫百户倪谅向朝廷告变,说燕王府有人要造反,在这风雨欲来之时,朱棣选择装疯拖延时间】
【他跑到大街上,大声呼叫狂笑,抢夺他人的酒食,语言错乱,时常卧在泥地上,昏迷好几日】
【招数无赖,但管用,张昺谢贵等人被唬住了,还特意去王府查看。而朱棣依旧在发疯,大夏天他靠在火炉边发抖,说冷的要死】
【《明史纪事本末》:王乃佯狂称疾,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张、谢贵入问疾,王盛夏围炉摇颤曰:“寒甚。”】
(众多史书都没有记载朱棣吃猪屎的事,像《名山藏》,《鸿猷录》,《明史纪事本末》等,应该是电视剧胡说的)
西汉汉高祖年间
刘邦太赞赏这种操作了,非常好,乃公认为你有高祖之风。
张良萧何等人看着点头赞同的刘邦不禁苦笑,这种无赖的做法,他们太熟悉了。
你说我谋反,一个疯子怎么谋反?这下子你得先找我不是疯子的证据,然后才能再找我谋反的证据,这个朱棣确实手段高。
大明洪武十一年
朱家一群人全都看向了朱棣,装疯在历史上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疯到你这种地步的也算少有。
老二朱樉不禁感叹:“四弟,活该你做皇帝,这么造你身体都能扛住,厉害厉害。”
朱柏好奇之下开口问道:“四哥,你真的不热吗?现在也是夏天,你能不能也表演一下?”
“滚呐!我不造反啊!“
朱棣面对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真是无语了,再胡说,我就要被爹打死了。
战战兢兢的他悄悄看了一眼朱元璋,但朱元璋只是安静的看着天幕,没有多说什么。
【可惜的是这种做法,瞒得了别人,瞒不了燕王府长史葛诚,他悄悄向朝廷报告了燕王装疯的事实】
【大明藩王是要定期向朝廷报告地方上的事务的,正好这个时候,燕王护卫百户邓庸作为使者入京,他的任务就是辩解燕王已疯造反纯属诬陷】
【齐泰等人哪能放过他,将邓庸抓了起来,严刑拷打,邓庸支撑不住,只能供认燕王谋反】
【证据齐全,朱允炆当即写下诏令:削去朱棣王号,逮捕王府一干人等入京】
【虽然这种事情已经瞒不了人了,但朱允炆还是以密令的形式,要求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一切都要悄悄的进行,不要大张旗鼓】
朱标看了好久,终于等到了动手的时候了,前面搞了这么多阵仗,他一直以为要真刀真枪的干上一仗。
结果呢,你小子最后选择的操作是发布诏书,派人把老四逮捕过来,但凡你们用脑子想想这事会这么简单吗。
看到这,朱标真的是一点都不会怪老四了,就这么几个蠢才来治理大明,真不如让“永乐大帝”来。
【就在这几人做着准备时,张信有了不同的想法】
【因为他内心煎熬,面显忧虑之状,所以他的母亲看出不对,就问他遇见什么事,虽然张信不想把母亲连累进去,但在母亲再三追问下,还是告知了具体情况】
【张信母亲知道后却说,你父亲说过王气在燕,你这么做会引来灭族之灾。张信听后只感到内心更加煎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张信的迟疑,密令使者不停催促他,被逼急了的张信决定把一切告知朱棣】
【朱棣还在家里装疯,张信求见三次都不得而入,最后是乘坐妇人的轿子才进入了王府】
【起初朱棣还以为他是来骗自已获得造反的证据,就胡言乱语糊弄他,张信逼急了说道:“殿下不以实情告诉臣,朝廷密诏捉拿殿下,殿下意果无他幸,从臣归命京师。假如有意,应告诉臣。”】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