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天幕:开局盘点历朝太宗 > 第11章 西夏没搞定,又来一个

第11章 西夏没搞定,又来一个

【这一次五路伐夏失败,根本原因还是武将势力对赵光义的不满,不打算认真配合了】

【也不知是被气到了,还是在高粱河之战受的箭伤太过严重,至道三年赵光义去世,太子赵恒继位为宋真宗】

(赵光义在高粱河中了两箭,箭伤时常复发,能撑这么久,也算他小子命硬)

【宋真宗继位后,面对内忧外患只能接受李继迁的议和】

【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将定难五州彻底划归到李继迁的名下,毕竟这五州大半已不在宋朝控制之下了】

【宋真宗咸平五年,李继迁率部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随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截断宋朝与西域的通道】

【从此西域诸部不能再与宋朝贡,马匹更是被严重盯防,宋朝失去补给马匹的来源,实力下降】

【此外他还南击吐蕃,西攻回鹘,进攻河西走廊,为西夏立国打下了基础】

【与吐蕃会盟时,李继迁遭吐蕃暗算,被劲弩射伤,而后伤重而死,时年42岁,被后人追封为夏太祖】

宋雍熙

“终于死了!”

赵光义都不敢再看天幕了,辽国打不过还情有可原,可这小小的李继迁竟然造成了这么大麻烦。

这小子上窜下跳的,竟然真让他闯出了一番天地,而且听天幕的意思,这定难军后来还立国了。

“不北伐辽国了,先把李继迁打掉,如今我大宋精锐尚在,对付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同时,他还叫来了自已的几个儿子,天幕上说宋真宗赵恒竟然直接割让五州议和了,真是怂蛋。

但是他的儿子中并没有一个叫赵恒的,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从他开始,他们赵家人就经常改名。

面对父亲严厉的目光,几个人只能低下头,所以到底是谁这么怂啊?

………

(宋真宗澶渊之盟会在后面封禅系列再讲,暂定封禅系列应该会并在千古一帝一起说吧)

【既然西域和河西走廊这边搞不定,那么还有一个交趾了】

【自从唐朝灭亡后,交趾由南方割据政权南汉统治,但没过多久,静海军节度使杨廷艺被手底下的牙将所杀】

【当地的世家豪族吴权趁机出兵,夺取了交趾,没过两年,他便称王建立了吴朝(持续时间很短,也没有彻底统一全境,还没建立国号和年号),从此,交趾正式开始了独立状态】

【南汉刘龑封儿子刘洪操为交王并且带兵攻打交趾,但刘洪操意外战死,南汉也就没有能够收回】

【宋太祖在位期间,灭了南汉,但没有去管交趾,很快本地豪强丁部领消灭了当地各个势力,建立了丁朝,对内自称皇帝,开宝年间接受了宋太祖的册封 】

大宋开宝

赵匡胤前几年刚册封了丁部领,他当然也想收回交趾,但是目前主要的敌人还是北汉,而且他心里也没把小丁当回事。

“真是狂妄,还敢自称皇帝,要不是我大宋忙着应付北方之敌,早就将它灭了。”

赵普看天幕这么久,他也能猜出些什么了。(这人曾三度拜相,一开始打压赵光义,赵光义上位之后,又和赵光义好上了,能力很强,“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他)

“官家,天幕全天下都能看见,上面所说的每一句都能影响军心,辽国已经不能再讨伐,如今应该先趁李,丁两方羽翼未丰先行剿灭,收复汉唐故土。”

“所言极是啊,这两方日后都能做大,现在不灭,后患无穷。”

“另外,另外……”

赵匡胤见他说话突然吞吞吐吐,不在意的说了一句,“有什么话直接开口便是。“

“根据诸方势力变化,臣斗胆推测,晋王没过多久便上位了,而他一上位便急于征伐外敌又忌惮诸位大将,莫非是晋王继位有什么隐情不成?”

“嘶……”

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冷气,还真敢说呀。他们并不知道金匮之盟,也不知道为啥官家让赵光义继位,但天幕出现到现在,赵光义已经不可能再上位了。

而且皇位是你们老赵家的,我们也不能决定什么,不过这兄友弟恭的故事,我们可是感兴趣的很啊。

赵匡胤本来心里就有点怪怪的,被这一点他也是想明白了。但是刚刚打好弟弟这么久,再打的话………

“哼,无妨,我们先看天幕还会说些什么,我倒要看看这个畜牲还能做出什么事。”

………

【这时一个人出现了,他叫侯仁宝,因为和赵普的关系,被当时的宰相卢多逊厌恶,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