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万界来朝 > 第436章 花闲窦太后

第436章 花闲窦太后

“楚国和吴国因前期在梁国受阻,不敢贸然向西进兵,和周亚夫僵持三月之久,最终因战力不足覆灭。”

独孤皇后:窦太后没有把大汉改为窦姓的想法,也算明智。

汉高祖刘邦之后,汉朝进入惠帝时代。

惠帝之后,乃有文帝,景帝。

而景帝之后,乃是武帝。

终汉一朝,能够左右朝政的除了吕后,就是窦太后。

窦太后乃是文帝的妻子,景帝的母亲,武帝的祖母。

自汉高祖刘邦兵败白登山之后,华夏开始盛行黄老之学。

窦氏出身寒微,常劝文帝勤俭节约,轻徭薄赋。

景帝时,窦氏虽然双目失明,但更奉行清静无为之策。

在她的影响下,汉朝在开国初期就开始迎接了文景之治。

武帝继位,身为太皇太后的她继续垂帘听政。

窦氏对武帝素来爱惜,每每教导武帝要秉行先皇之制,广兴善举。

窦氏对家族较为严格,凡家族中子弟从官者。

必要保证品德优秀,勤俭节约,不辱百姓。

虽然掌握虎符,但窦氏从没有行僭越之事。

自景帝至武帝后期,窦氏的主要政策就是鞭策朝廷。

在继承汉朝开国初期的黄老之学上,更加与民生息。

窦氏认为,秦朝之所以短暂,就是因为暴政太多。

正因为窦氏的坚持,汉朝到了汉武帝之时。

才有了庞大的经济基础,才能够无不断对匈奴用兵。

有此可见,窦氏的黄老之学,在汉朝初期,乃是最符合基本国情的学说。

这才有了后世武帝数次征伐匈奴的壮举。

这才有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自信号角。

文帝继位,窦氏建议,民众经不起战争的痛苦,家庭更是经不起白发送黑色的残忍。

我朝应该效仿先帝,继续施行宽松的政策。

干旱之地没有雨水,洪涝之地又多是湖泽。

国家应兴修水利,以便民种植作物。

刑罚过于严厉,肉刑乃是对躯体最大的伤害。

受了肉刑的人,无法耕种,只能沦为乞讨,这于民不利。

汉朝初期,刘邦大肆分封诸国。

吕氏当政,更是分封天下,再加上秦朝以来一直盛行的郡县制度。

在汉惠帝之后,汉朝存在着郡国并举的政策。

郡国坐大,于朝不利,陛下应该早点防备。

在她的建议下,汉文帝实施了一系列的宽松政策。

给经历过战火的社会,注入了一缕春风。

景帝时期,诸国坐大。

景帝采取推恩令,导致七国之乱。

窦氏分封军权,着令天下兵马围剿。

其中更是不计前嫌的提高了很多对她有意见的大臣。

窦氏的举措,让七国之乱,得以平息,避免了王朝遭受更大的损失。

武帝时,国力开始强盛,匈奴不断叩边。

窦氏的黄老之学与刘彻奉行的以法治国,遵儒术的执政理念相违背。

窦氏看出汉朝还没有真正的恢复元气,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留下的隐患还没有根除。

遂利用手中权势,压迫武帝,使之接受黄老之学的建议。

汉朝自高祖刘邦一直到武帝前期,都是一直坚持和奉行的黄老之学,而窦氏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汉朝以孝治天下,景帝,武帝对待这位给王朝带来休养生息的太后,也给予了根本的尊重。

有汉一朝,单单从政绩上来讲,窦氏的政绩与吕雉相比,较为温和。

而且她没有像吕雉那样,采取更加粗暴的方式对待诸臣和王国。

她虽然将两位兄弟招入王朝担任要职,并没有采取大肆封赏的举措。

可以说,高祖之后,始终坚持黄老之学的人,就是她了。

而她的一系列措施,确实为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大兴军事奠定了基础。

一生心系百姓,手握军权却恪守道义。

与国家有利,于百姓有福。

执政之期,休养生息,缓和阶级矛盾。

“此次战争的胜利,梁王被授予诸多奖励。”

“并赐予丰厚土地营建宫室,得到窦氏的宠爱。”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刘启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