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万界来朝 > 第397章 花合文成公主

第397章 花合文成公主

过另外八个孔眼,绫缎自然而然也成功穿过明珠了。

第二个难题,辨认一百匹骒马和一百匹马驹的母子关系。

当其他使者都在细心研究每匹马身上的共同特征以判断母子关系时,吐蕃使者却先将两批马关起来饿上一天,众人对他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到了第二天,当吐蕃使者打开栅栏时。

饥肠辘辘的小马立即飞奔到各自的母亲身旁贪婪地吮吸乳汁,母子关系一目了然。

第三个难题,文成公主交给使臣们松木一百段,让他们分辨其根和梢。

当其他使者都在仔细研究松木时,吐蕃使者却将一百段松木全部丢进河中。

当众人认为此举是对唐朝皇室的大不敬时,只见河中的木头都有半块浮在水面上。

原来木头根部略重便沉入水中,而树梢那边较轻便浮在水面,木头根梢便一目了然。

第四个难题,文成公主要求使臣们夜晚出入皇宫不迷路。

聪明的吐蕃使者早已略施小计提前在宫中重要地段做好标记,自然不会迷路。

第五个难题,在一百名宫女中辨认出公主。

当其他使者还在研究每位宫女的样貌时,吐蕃使者早已先下手为强提前收买了公主的乳娘。

乳娘便将公主的样貌及胎记特征详细描述给吐蕃使者听,此难自是不攻自破。

就这样,文成公主对吐蕃使者心服口服,心中对其智勇双全的表现更是无比敬佩。

或许单纯的文成公主在折服于吐蕃使者时,对松赞干布充满了美丽的幻想。

因为他手下的使者都已经这么厉害了,那松赞干布肯定会更加厉害,于是文成公主便满怀着憧憬进藏。

“李世民不想许嫁自己的亲生女儿,便想出折中之策。”

“从宗室中挑一名适龄女子封为公主和亲吐蕃,这个女子便是后来的文成公主。”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正式下嫁,唐蕃两国成秦晋之好。”

“就这样,这个年仅17岁的女子,远离父母与故土。”

“带着维护和平和促进文化交流的使命,跋山涉水来到了滇藏这一边远之地。”

“为了迎接公主,吐蕃专门修建了布达拉宫。”

“松赞干布对这个艰难求娶到的唐朝女子也是好感有加,对其十分尊敬,两人和睦生活了九年。”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长达三十年。”

“文成公主牺牲个人利益,为唐朝和吐蕃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一,促进了吐蕃的发展。”

“文成公主出生宗室,端庄贤德,博学多才。”

“她入藏时,嫁妆丰厚,奇珍异宝无数。”

“其中更为珍贵的是大量的先进工艺技术、医药农学著作、庄稼种子和生产工具、佛教文化和佛像雕塑等。”

“她的到来使得汉族的瓷刻、剪纸等中原先进工艺传到吐蕃。”

“她带来的医典、农书、理发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她带来的各种庄稼种子,现已成为西藏的标志性植物。”

“她崇尚佛教,协助建立了大小昭寺,佛教在西藏兴盛起来。”

“其二,促成了大唐与吐蕃的和睦相处。”

“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成为姻亲,关系极为融洽。”

“和亲后二十多年间,几乎没有战事。”

“唐朝西陲边防得以巩固,百姓安居乐业。”

“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前往国都长安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使臣和商人在两国间也是频繁往来。”

“文成公主热爱藏族同胞,投桃报李,藏族人民也对她抱有崇高的敬意。”

“他们尊称文成公主为甲木萨,在藏语中意为汉女神仙。”

“文成公主去世后,吐蕃国为其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她的塑像直到现在还被藏族人民供奉于大昭寺,来此朝拜的人络绎不绝。”

“由此亦可见文成公主对促进藏汉百姓亲如一家,有非常大的功劳。”

李隆基:在汉藏历史上,文成公主功不可没。

文成公主进藏之后,吐蕃和大唐化干戈为玉帛,同时大唐也向吐蕃带去了农业与手工业。

吐蕃王朝处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能种的农作物不多。

而且他们没有精良的农耕用具,也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