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着富贵,花字用在女人身上指容貌。
这个名字连起来就是,赛过了世上最金贵的貌美女子,赛金花。
其实赛金花一生中一共有着六个名字,而每个名字的背后,都藏着一段辛酸泪。
赛金花,原名赵彩云,名字很普通。
但也蛮好听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她的老家比较穷,为了生活一家也到了苏州。
赵家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再加上多少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
于是一狠心一跺脚,将正值豆蔻年华的赵彩云,卖到了苏州河上的一条花船成了清倌人。
清倌人跟普通的妓女不太一样,普通妓女卖身,而清倌人卖艺。
赵彩云虽然家穷,但是嗓子好。
小嗓子随便唱上两曲,听得人骨头都酥了。
花船上的老鸨子也慧眼识珠,将其定为了清倌人,一般情况下是卖艺不卖身的。
但要是给的价钱高,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这时候,赵彩云改名了成了傅彩云。
之所以改名,在他想来有几个原因。
第一,在花船上工作,但毕竟不光彩。
日后传出去,对老赵家名声不好,改了姓不至于让家族蒙羞。
第二,进了花楼,又是卖艺的艺人,都喜欢起花名,这是行业规矩。
第三,反正都被父亲卖了,以后跟赵家无关,自己起什么名字,就由着自己来了。
傅彩云人小,嗓子甜,学东西又快。
唱出来的曲子也有一股娇柔可怜之劲,自然会引发听曲人的怜悯之心。
偏偏有这么一位人老心不老的,还是同治朝的状元郎,时任朝廷礼部侍郎的洪钧。
洪钧老娘去世了,回苏州守丧。
结果路过花船,听说里面有位名妓叫傅彩云。
状元郎虽年近五十,但花心仍在,一看傅彩云就丢了魂。
对于傅彩云来讲,最好的归宿就是从良。
而且还嫁给的是状元郎,在中国历史上都难找到第二例。
“在上海赛金花为了生存,只得重操旧业做起了风尘生意。”
“但是赛金花却没有亲自出马,而是她用私房钱买了两个姑娘来做生意,自己当起了老鸨子。”
“并且还打出了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名号,一时之间赛金花就在上海滩出了名。”
“陆氏听闻赛金花在上海滩打着状元夫人的名号做风尘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她十分生气。”
“陆氏的父亲陆润庠是同治时期的状元,后来还当过清末帝溥仪的老师,当时是左都御史兼工部尚书,于是陆氏把这件事告诉给了陆润庠。”
“陆润庠也十分生气,毕竟赛金花打出了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名号有辱洪钧生前的名声。”
“于是陆润庠知会上海知府,命其将赛金花赶出上海,于是赛金花就被赶出了上海。”
“在上海混不下去,赛金花就决定北上。”
“赛金花先是到了天津,有了上海的教训,这回她可不敢再打出状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牌号了。”
“毕竟天津离京城更近,她也怕陆润庠再找她麻烦。”
“于是赛金花租下了天津著名妓院金花院的旧址,并将自己花名改为赛金花,重开了金花院,组织自己的金花班继续经营风尘生意。”
“到了光绪二十五年的时候,赛金花在天津的风尘生意已经做得非常大了。”
“于是赛金花又想扩张商业版图,她就想把金花院开到北京去,因此赛金花就把金花院从天津搬到了北京。”
“赛金花这个人交际能力非常强,她是到一处地方就先拜地头蛇。”
“到了京城之后,赛金花就先刻意与京城著名的儒商卢玉舫结交,后来两人更是结拜为异姓兄妹。”
“从此赛金花在京城站稳了脚,也获得了赛二爷的外号。”
“后来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慈禧带着光绪皇帝置京城百姓于不顾仓皇逃出了京城,八国联军攻入京城开始四处劫掠杀害无辜平民。”
“然后民间就传闻赛金花利用自己的交际能力挺身而出,并劝阻了联军将领瓦德西下令禁止滥杀平民。”
“甚至赛金花为了劝阻瓦德西,不惜牺牲了色相。”
“不过救国侠女的名声并没有给赛金花后来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此后她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