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万界来朝 > 第335章 词圣苏轼

第335章 词圣苏轼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乌台的黑狱从此成为苏轼的精神炼狱,使苏轼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被关押了130天后,经过各方面人为他说情。”

“最终朝廷做出了判决,将苏轼贬黄州,任命为团练副使。”

“在逆境中的苏轼,内心逐渐变得从容,没有以往的焦虑与困惑。”

“但在生活上,困境却悄然逼近。”

“一位罪官的身份,苏轼没有俸禄。”

“眼看就要面对无米之炊的窘境,他的头号铁粉马孟德千里迢迢赶来。”

“马孟德向黄州太守求情,苏轼家境困难,能否安置一块废置土地供苏轼耕种,太守爽朗的答应下来。”

“苏轼给土地取名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

“至此,文人苏轼正式转变为农民苏东坡。”

王安石:苏轼夫妻两人的感情,一首《江城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氏结婚。

王氏年轻美貌,且伺候公婆甚是孝顺,夫妻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妻子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苏轼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

苏轼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

这时的苏轼,十分受太后和年幼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

苏东坡不时怀念起死去的结发妻子,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传世之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冷。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斗转星移,我与你生死相隔已经有十年的时间。

这十年间我对你虽不是朝思暮想,但对你始终难以忘怀。

与你的坟冢相隔千里,没有地方可以倾诉我内心的凄凉。

就算现在你我迎面相遇,恐怕你也认不出我了。

因为现在的我已尘土满面,两鬓的头发如霜雪。

夜里做梦回到了故乡,看见你正在轩窗旁梳妆打扮。

我与你四目相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泪水不断地涌出眼眶。

我想,在那明月照耀、长满矮松的山冈上,你也是年年柔肠寸断吧!

苏轼对于亡妻是痛彻心肺的悲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

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在梦中。

也只有梦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超越一切的界限和有限。

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他每读一次就被苏轼的深情所感动。

“公元1081年,苏东坡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

“有时他会到田间、水边、山野、集市与百姓们谈笑风生。”

“他不分贵贱,与皇帝、农民、乞丐平等交往。”

“他心怀大爱,视天下众生如一。”

“城外的东坡地毕竟属于官地,可能很快就会要收回。”

“为了家人的生计,苏东坡决定前往购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突然间,一场暴雨如注而至。”

“人们惊恐的躲避,唯独苏东坡没有退缩。”

“雨过天晴之际,苏东坡浑身湿透,悠然吟唱起《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夜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笑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如同定风波中所言,他将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都纳入自己的生命。”

“正是那些痛苦和折磨,让他领悟到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中的喜悦。”

“公元1082年,苏东坡在赤壁前面对惊涛拍岸的江水,写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悟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