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听得这一言,左右看了看,再说:“那此番,某也为你手下那冤屈之人冤屈之鬼,报仇雪恨,我也是为了天下人,此番也是为他们替天行道,宋押司是否心服?”
宋江闻言一愣,立马来说:“在下有报国之大志,升斗小民,一日只求三餐,他们不知天下之苦,只看眼前之利,浑浑噩噩度日,我读圣贤书,明大道理,谋天下人之利也,他们与我,岂能相比?”
苏武听出来了,便是他杀人可以,人杀他不行,因为屁民之命,岂能比得上有远大抱负的宋押司之命?
精英主义,精致利己主义,这般人,若真得势……
苏武不是审罪,是审人审心,审给在座所有人看,在座之人,兴许有不少还对宋江抱有一种同情。
这种同情,许是来自昔日的交际,或者宋江那及时雨的江湖名声。
比如秦明麾下之黄信,比如林冲……乃至武松,武松对宋江,其实一直抱有那种江湖上的好感。
苏武要杀宋江,不难,但得有这么一番对话,说给大家一起听听。
只待这番话语听罢,苏武先去看武松。
武松此时面色已然有变,他就是那不曾读过圣贤书的升斗小民之辈,靠着兄长做个小买卖温饱长大。
苏武再去看林冲。
林冲便也低头,林冲最是那内心柔软之辈,哪怕宋江此时为自己杀过无辜之人而忏悔一二,林冲便也不会低头去,心中还能对宋江保留几分同情。
苏武还有话语:“宋押司,今日我当杀你,但也听你还说一言,这一言要是说得动我来,我留你命,说不动我,今日你这人头,就值个大功勋。”
苏武说完,身形往座位后面一躺,只看宋江最后发挥。
宋江开口来言:“苏将军乃身先士卒悍勇之将,自最是正直好汉之人。在下宋江,在江湖上颇有好名,得江湖好汉拥戴,从来一呼百应,只要苏将军留我一命,我自为将军尽心奔走,将军若是缺兵,在下可再招数万众来效命麾下,将军若是缺那悍勇好汉,在下也可拢得旧识再来效死,只愿将军留在下一命,为将军奔走,为朝廷效力!”
话里话外,宋江显然不想死,他自是有用之人,有用之处就在话语里了。
苏武其实,就是等宋江说出这番话来。
这番求饶之语,虽然不是卑躬屈膝,但只要宋江说出这番话语来,宋江在这大帐之中,感观必然大减。
为何?
按理说,江湖上的传言里,宋江何等伟岸?何等英雄?何等大义?
此时,他麾下那些与他托付身家性命的心腹兄弟,已然死伤殆尽,他应该是大义凛然赴死而去,不失为好汉模样!
他求生的倚仗,却还是那些为他名头效力的江湖好汉。
苏武头前一语,说宋江是邀买人心,此时,岂不应验?
什么山东呼保义?什么郓城及时雨?
苏武不多等不多说了,起身:“来人,拉出去,砍了!”
门外甲士进来,拖人就去,满场众人,没有一个多出一言,只静静看着。
甲士架着宋江胳膊在拖,宋江立马呼喊:“苏将军,我宋江之言,句句属实,我知苏将军正是缺兵少将之时,正是用人之际,岂能不信我之言语?”
苏武微微笑了笑,左右一语:“腌臜之辈也!”
今日大帐之言,众人皆听,来日,也当传遍京东之地,苏武所求,就是一个人设崩塌。
宋江已然被拖了出去,却还大喊:“苏将军,你若是有何事要托付在我身上,只管明言!”
这宋江当真不比一般人,求饶之法,也不是那什么饶命之语。
却是谁人又听不出来宋江是在求饶?
宋江话语还有:“苏将军,我本读书人也,并不是上阵武夫,你何以如此忌惮与我啊?”
宋江只当苏武是忌惮他,便是他这一番话,说得哪个军将去能不动心?这番话,哪怕说到枢密院童贯那里去,童贯怕是也要动心一二……
大帐之内,苏武落座不言,只看左右之人,众人也皆是不言。
只有武松一人开口:“哥哥,我以往,教这厮那惺惺作态给骗了!着实不是好汉!”
苏武点了点头:“诸位兄弟,此番剿贼大胜,人人有功,我自会往童枢密当面禀奏清楚!”
众人自是笑脸,前程又进了一步。
唯有那张清,心中有些尴尬,拱手来说:“苏将军……此番末将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