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见多识广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发,南明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出发,南明

时间如梭,转眼就已经进入了六月份。+E′Z-暁/税*王_ ,更+欣′嶵`哙,

从年初现代与大明进入全面合作开始之后,已经接近半年的时间,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一个模样。

不仅如此,朱元璋这边吃肉,大朱棣的永乐朝也能喝口汤。

大量现代技术也向永乐朝转移,各大国企纷纷派出人出力,许多人被派送到大明,一时间国内许多建筑业国企中高层技术人才开始空缺。

他们选择的是提拔原有的中下层技术人才往上升,同时大肆扩编招募,吸收社会上的土木工人才。

这让现代那边互联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因为最近些年随着国际局势愈发紧张,全球经济整体出现下行,大环境下,国企不裁员就算好的了,居然还扩编,令人匪夷所思。

但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得非常好,高考虽有小问题,可在全球范围内。

比起那些被豪门贵族垄断,捐钱就能上大学的所谓世界名校,依旧是最公平的教育体制,没有之一!

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可以说是大专生不如狗,本科生满地走。985、211双一流大学亦是多如牛毛,即便清北的高材毕业生,社会上也是一抓一大把。

所以在得知各大国企纷纷扩编,招收技术人才岗位之后,报名考编的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各大国企很快就又把输送到大明的人才补充了回来,一下子就是将近二十万个工作岗位,可以说是极大缓解高端技术工作岗位缺失。

当然。

即便如此对于目前国内形势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我国失业率似乎不高,根据统计局的计算,到了2032年,失业率维持在6%左右。

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14亿人6%就是接近一亿人,刨除掉老人小孩,至少有四五千万劳动力没有工作。

并且即便统计的有工作的人群,要么打零工,要么从事农业,里面的工作缺口还是非常大。

因而即便是目前能够解决二十万人就业,还是不算特别多。

不过今年也就起个头。

按照国家那边的估计,通过从大明那边攫取的资源,国家可以大量开设工厂、企业,将资源卖给私人老板,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特别是湖南,由于这次资源不是从沿海城市进口,而是出现在湖南,对于湖南的发展帮助尤为明显。

这些工厂企业的商品也将成为各个大明朝的订单,发送到明朝那边去。

如此就能解决许多就业问题。

预计五年内,至少能够帮助上千万人直接就业,几千万人间接就业。未来十年内,恐怕就业人数将大幅度飙升,失业率无限接近于0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薪+顽*夲′神′戦~ !追,醉*新′蟑.洁^

因而对国家来说,与大明的合作对现代的发展极为有利。

而对于大明来说,承接现代的技术转移,承接现代的工程产业,同样能够促进大明发展。

毕竟现代带来的主要还是技术,人员上不可能呈现大规模进来,去个几百万人就已经是极限,而且大多还是技术岗,劳工岗则由大明百姓完成。

所以现代与洪武可以说是一起在吃肉。

只是受限于石碑虽然增大了输送量,可目前也就只能满足洪武朝。

剩下的大朱棣、老朱棣的永乐朝,朱高炽的洪熙朝,朱瞻基的宣德朝,能够分到的东西就很少了。

但也没办法。

虽然现在的大明就像是个饥饿站台,上层的人能吃饱,下面的人吃得越来越少。可朱元璋毕竟是老祖宗,他先吃也是应该的事情。

到了六月中旬,这一日上午时分,老朱站在皇宫南京塔上,俯瞰着整座城市。

南京塔是合作项目之一。

老朱有感于后世巴黎有巴黎铁塔,东京有东京铁塔,大明南京也需要一座地标性的建筑,于是在皇宫东北,也就是钟山山脚,建造南京塔。

东京塔于1957年建造,1958年就完工,耗时一年零四个月。那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技术相对落后的时候。

如今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要建造这样一座铁塔并非难事。

甚至不管材料还是技术更甚。

从洪武二十年一月项目落地,二月开始建造,到现在六月份,大概五个月的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