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了两年大学,总比让陈文松进厂子打工强。
陈兰花心有预感,王月桂会把小弟叫回来,然后一辈子捆绑在这个小农村,她不愿意这样,小弟是最懂事的孩子,尽管小时候也很顽皮,但长大了就很懂事,家里出事之后就默默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不抱怨。
她不愿意小弟回来,哪怕是去打工,也好过在竹木村种地,然后娶个老婆,继续这样的生活,她不愿意,不愿意自己弟弟被安排过这样的人生。
陈兰花商量着说:“要不别种那么多水田了,辛苦不说,稻子也卖不了多少钱,家里又没车可以运稻子,你一个人怎么顾得过来。”
她一直不太赞同王月桂种那么多田,没有机器帮忙单靠人工就是非常辛苦,但因为家里养了不少鸡鸭,喂食用的谷糠都是这样来的,不种田哪来的饲料,拿钱去买肯定也不现实,但凡有一丁点办法,王月桂也不会这样辛苦自己。
说白了,是被生活逼迫得无奈而已。
生活在竹木村的每一个人,谁不想好好坐着享福,只不过那都是奢望,年纪七八十的老人都要下地干活,更别说王月桂了。
养儿防老这句话放在竹木村并不合适,那些养育了许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年老体衰了照样也要种地收粮食来养活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女大多数不怎么管老人的死活,打发他们去住漏雨的老房子,自己建的新房子还是要父母的血汗钱建起来的,娶了媳妇就连老娘都不认的畜生大把多,一点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