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也是吃下去后平道:“不错。”
一个月后,来客渐渐的多了起来,明辉也把那几道菜做为店里的招牌菜。
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总是乐在其中,没注意到时间,就这样过了好几年。
此时的明辉也已经成家了,还在生了孩子。
日子过得平淡且充足的明辉,偶尔会带着家人出去旅游,又或是在闲暇之余翻一翻书。
余卉的新作在这个新春里完结了,初八那天上午开始,到晚上一直都有人回娘家了。
热热闹闹的,初九的早上,大家集体去街上买东西,剩下的余家人则是在家里摘菜杀鸡斩猪。
这一天比初一那天更热闹,更闹腾。
这一次没去后山,而是在村前的那个球场办。
孩子也多,球场附近的田地里都是一辆一辆的小汽车,一排排的。
办个酒席都凑这么集的人。
这一次的篝火会办了两天,但热闹非凡,余卉有些是不认识的,有些是认识的,她都叫了人。
比起上次,这次也多了海鲜大餐,余年余妍她们在娘家住了三天就回去了。
一恍间元宵节到了,余卉带上余然去逛夜街,热闹了几天的余居村又恢复了平静。
这天元宵节,任华也过来与余卉一起逛街。
广场上此时正在唱戏曲,余卉看一会儿,是挺年轻的姑娘与小伙子一起搭台唱戏。
只是戏曲古老,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台下听戏的人多是老人与中年妇女。
余卉前面的一个中年妇女对同伴道:“都多少年了,没看到过这个。”
旁边胖胖的妇女也是点头回应道:“是啊,十几年都是我们的那一辈人在这里唱,今年倒是有年轻上台唱了。”
“谁说不是呢,什么年龄的人就该做什么事。”
两人旁边的大叔抢先一步评说道,余卉不走她旁边的一大一小也没有走。
余卉又看了一会儿,回头看向任华,“走吧。”
任华拉着余然,看一眼台上的戏,问:“不看了吗?”
“有机会再看。”
说完率先走出来,后面的两人赶紧跟上去。
余卉停在猜字谜的摊前,她自己猜中一个,得到一只小布熊,回头看向任华道:“任老师也来猜一个?”
任华看一眼余卉,之后又看向谜语,他不用想就猜到谜底,摊主拿一只小猪给他。
余然见两人都得到小玩偶,吵道:“我也要。”
任华低身一揽,把余然抱起,“来,然然猜中哪个?”
余卉也看谜语,指了一个最简单的谜面说与余然听:“然然,就这个吧。”
余然也是点头的看向余卉,“好,听阿姐的。”
余卉念出谜面,“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下午三条腿走路。”
余然想了想,手也挠了挠头,突然眼睛发亮,道:“上午的谜底是婴儿时的人,中午的谜底是青年时的人,下午的谜底是老年时的人。”
余然说完又转身去问摊主,“叔叔,我说的对吗?”
那中年摊主也是微笑道:“对了。”
余然又问道:“叔叔,我可以自己挑选吗?”
“好。”
反正摊位上的小玩偶都是一个样大,随他挑,余然最后挑中一只黑白的小熊猫道:“要它。”
摊主拿下来递给余然,道:“祝这位小朋友也能像熊猫一样,内敛而不庸俗。”
余然接过后,向摊主道谢:“谢谢叔叔的祝语!”
余然拿到小布偶熊猫,对任华道:“哥哥,放我下来。”
任华放下余然,然后余然一手拿着玩偶熊猫跳跳跃跃的向前走,拉着余卉手的余然跑的有点快,差点就要摔了。
被余卉喝止道:“然然,不能跑。”
前面跑的余然立马停下来,左右看向两边,任华也与余卉并肩同行。
虽没有以前的年味重,但还是挺热闹的,三人一行逛到十一点才回家。
元宵节一过,便是两人的婚事了,余卉倒是方便,任华要上课,每天下课后与余卉到婚纱店里试婚纱,拍结婚照。
初定时,是母亲派人去一趟任华家,之后两方父母定在酒店里见一面。
日子也是两家商量好后找人看过了,婚礼定在二月初。
婚宴上要请的人也是双方父母写上请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