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从1990年开始 > 95章:事业进行中

95章:事业进行中

汉生这个重生人士,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土著?

何况陆汉生自认为自己的关系,绝不会比人家差!

唯一差的,就是一个身份了。

私人企业,到省台打广告,没有先例,陆汉生就是要开这个先例。

而陆汉生不但要开先例,而且还是黄金时间段!

陆汉生刚开始一接触,对方便拒绝了,人家真担心惹上一身骚。

钱是电视台挣的,责任是自己承担,电视台的负责领导自然要衡量衡量。

至于怎么衡量,自然得靠陆汉生酒桌上喝出来了。

通过王麟的联络,陆汉生最终还是把广告的事搞定了。

说到底,今年已经是90年了,上面没反对,下面行事自然没那么多顾忌了。

何况这只是省台,要是外省,还不好谈,这里是沙市,权宜之计嘛!

为了不留下把柄,陆汉生自然把合同搞得很正规,也没要对方优惠,一切按市场价办。

每天播放三次,每次三十秒,每次八百元,每天广告费二千四百元,一个月就是七万二千元!

这个价格,对于这个年代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了。

但是陆汉生觉得值,很值!

三十年后,同样是省台,光一台晚会的互动合作就得花数百万,随便任何一档综艺,念几句广告词那种,都是上千万,甚至热名节目,冠名费更是上亿。

至少这个年代的广告,含金量,远胜后世。

这个年代的广告词,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广告中的商品,大多人都买不起,只有羡慕的份。

而后世,一谈到广告,大家就恨不得马上跳过,谁关心广告是啥内容。

搞定广告后,接下来的细节和拍摄广告片等问题,陆汉生就交给市场营销部的同事对接了。

市场管理营销部,这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目前也是张岚负责。

大致框架依旧是新海那边的人,剩下的便需要从沙市本地招聘了。

张岚之前就是在新海电视台工作的,谈不上多熟,但是比一般人熟悉这一行。

陆汉生打算处理完这边的事的,得马上前往粤省一趟。

陆汉生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他很相信这个年代的广告,一旦“范潮流”这个品牌出现在全国观众面前,那迎接的加盟商,将会是爆发式增长。

每多开一家店,最大的问题,不是选址开店,而是货源供应问题!

陈老板那五十万货,基本已经全部发完了,除了没卖完的,大部分货已经堆放在新海仓库了。

陆汉生已经给对方下了第二批订单,这次是两百万的订单!

夏装周期短,陆汉生可不敢赌上全家身价。

何况,这两百万,陆汉生估摸着也够陈老板吃饱了。

至于接下来的秋冬装,陆汉生可不打算把宝全部下注在陈老板身上。

忙完手头上的事,他必须去粤省一趟。

其实他心里隐隐约约有一个想法,但是现在还未成熟,他还需要和老五商量。

这个想法就是在省内,建立自己的制衣厂,可以收购一家,甚至几家国营制衣厂。

粤省的制衣行业,其实起步也就几年而已,几年前,很多外资来粤省进行加工服装,最后慢慢发展成如今全套产业链。

粤省如今的制衣厂,大多都是化整为零,一栋民房,就能住七八家小制衣厂,一个城中村,密密麻麻有上万家制衣厂。

因为厂子小,还能给当地创造收益,大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才1990年,在内地搞自己的制衣厂,搞自己的服装品牌,完全可以自产自足。

唯一的劣势大概就是内地信息堵塞,而粤省那边的制衣厂可以紧跟时尚,能及时抓住很多时尚爆款。

这点完全可以在粤省那边成立设计部,把设计好的服装款式到内地来生产。

但是!

这里面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时间点不对!

粤省你搞私人服装厂,基本都是化整为零,大家都是偷偷摸摸发财。

房东挣了房租,老板挣了财富,当地因为人口增加,创造了税收,打工人也有了工作和收入,甚至收容所都能挣外快了。

一举多得的好事,大家都心照不宣,谁也不会声张。

但是,让陆汉生现在在省内搞服装厂,很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