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 > 第1711章

第1711章

听闻皇帝驾崩。,微~趣?晓~税+ *冕*沸*岳\毒′

文武百官顶着风雪奔向乾清宫,给崇祯治丧并辅佐太子朱慈炯继位登基。

殡堂上,内阁首辅邱瑜宣读崇祯遗诏。

“朕以藩宗入继大统,获奉宗庙三十四载,近承皇考皇兄之身教,一念惓惓皇太子朱慈炯仁孝天植,睿智夙成,今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丧礼依旧制,以日易年,三日释服,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郡王不可擅离封域,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官,不可擅离职守。闻丧之日,各于本处哭临三日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诏告天下咸使闻之。”

(根据明世宗遗诏修改。)

邱瑜念完诏书后带头下跪,对着朱慈炯施礼劝进(继承皇位)。

明代的规矩是皇帝驾崩后,储君主持丧礼。

期间百官三劝,储君三让。

守丧结束后举办登基大典,尊两宫皇太后。

(两宫皇太后封号始于明朝,朱祁钰登基后,尊嫡母孙氏为“上圣皇太后”,生母吴氏为皇太后。)

朱慈炯的嫡母和生母虽然是同一人,但崇祯的皇嫂张皇后还在。

按照规矩也应该尊为太后。

等这些流程结束,权力交接也正式完成。

待百官三劝之后,朱慈炯悠悠说道:“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从所请”

邱瑜等人立刻跪地施礼:“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这句话,朱慈炯有些恍惚。!微¨趣.晓\说_蛧^ ′吾*错/内′容·

前一刻他还是大明的太子,现在却成了大明的皇帝。

其中的感觉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见朱慈炯迟迟不让众人起身,王承恩在旁边轻声提醒了一句。

反应过来的朱慈炯连忙说道:“免礼,诸位免礼。”

众人起身后再次下跪,对着崇祯的灵柩哭泣。

朱慈炯也跟着哭。

过了一会他忽然想起一件事,迈步来到周皇后身边低声问道:“娘”

不等他把话问完,周皇后也想起了那件事。

她站起身走向龙书案。

朱慈炯跟在身后,王承恩陪在身旁。

邱瑜见状也跟了上来。

周皇后直奔龙书案的角落,在镇纸下面发现了一张纸。

她把纸张拿在手中,却迟迟不敢打开。

上面写有朱慈烺下落的线索。

她虽然想母子团聚,可也不愿意看到兄弟相残的场面。

毕竟朱慈烺是前太子。

朱慈炯是现任太子。

争夺皇位的时候兄弟也会反目。

朱慈炯问:“娘,这是”

周皇后深吸一口气,无奈的说道:“你爹说线索都在这张纸上。·我?地+书?城/ !首·发_”

朱慈炯伸出手,把那张纸从周皇后手中“拿”了过来。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张,定睛细看。

看过之后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周皇后以为有意外情况,连忙凑过去看了一眼。

只见雪白的纸张上写着十个字: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朱慈炯脑子有些乱。

他把纸递到邱瑜手中并问道:“邱阁老,这是何意?”

饱读诗书的邱瑜立刻认出这是宋代文豪苏轼的作品。

他说道:“回陛下的话,这是一首诗词的名字。”

“诗词?”

不等朱慈炯继续问,邱瑜便不假思索地背诵起来:“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u)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朱慈炯下意识地重复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片刻后,他猛的抬起头看向邱瑜:“也就是说我大哥真的出海了?”

邱瑜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只能模棱两可地说道:“这首词中确实有江海之意,但陛下皇兄的下落还有待商榷。”

朱慈炯点点头:“邱阁老说的是,确实该好好商榷一番。”

当天傍晚。

朱慈炯在偏殿召见内外大臣。

首先见到的是崇祯的贴身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屈膝下跪:“奴婢叩见陛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