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戳破窗户纸彻底服了
徐宁闻言轻叹口气,说道:“先这么地呗,我爸和我哥都搁林场,我肯定没法进林场工作,我寻思先跑山打猎,也能挣点钱。这阵子我们哥仨也没少挣,等到开春我还得张罗盖房子的事,家里就我闲着,我爸就将这事安排给我了。”杨玉生点点头:“盖房子是大事,是得有个人看管着。我瞅你挺得意红肠啊,赶紧再吃点,这玩应一晾着就硬了。”徐宁见他转移话题,笑说:“三叔,不瞒你说,我之前搁省城就得意红肠,这黄瓜拌猪耳朵也挺好吃,嚼着艮啾啾的。”“嗯呐,咱这头冬天吃不着黄瓜,除非是腌点咸菜,但肯定没有新鲜的好吃。”李福强接话道。杨玉生嚼着红肠,道:“现在条件是比以前强不少,但也有挺多人都吃不饱饭,更别说吃上这么一桌好菜了。咱家搁屯里算是生活条件好的吧”徐宁没有谦虚,道:“能算得上是前三,以前我瞎混那前儿,我们家条件也不错,隔三差五能吃口肉呢。”“那确实挺好了,听你爸说,你将搁山里打的牲口给屯里人分了不少”徐宁说:“我都是将大刨卵子或者老母猪扔到屯部,再由我大爷,就是屯支书帮着分一分,有好几家初一来拜过年。”“挺好,这说明你是心善的,不是只顾着自个的私利之人。”李福强笑说:“三叔,我兄弟肯定不是那样人。”这话音刚落,门帘子就被掀开,王淑娟端着托盘走进来,将托盘里的热乎饭菜放在杨玉生跟前。“三叔,你吃点热乎的。”杨玉生笑着:“诶!这闺女真好,你跟大龙啥前儿结的婚呐”“得快三年了,正八经是两年半多点。”“咋还没要孩子啊”其实这话杨玉生作为长辈不应该问出口,若问也得是杨淑华、赵兰这样的老娘们。否则就会显得有点为老不尊,但杨玉生不知道出自啥原因,就是问出口了。所以王淑娟只是一愣,随后笑道:“正准备要呢,我爸讲话得响应号召晚婚晚育,所以刚结婚前儿就没着急。”杨玉生拍着腿,“诶呀,瞅瞅你爸这思想真是挺前卫。”“嗯呐,三叔,伱先吃着啊,外屋地还热着海带汤呢,待会你尝尝,可鲜灵了。”“诶!”待王淑娟走后,李福强给杨玉生递根烟,却遭到杨玉生摇头拒绝,并让李福强将炕上的旱烟盒取来,他自个卷了颗老旱烟抽。“你们这烟卷我抽不惯,还是旱烟抽着有味。”徐宁询问道:“三叔,你搁省城也卷旱烟抽啊”“嗯呐,我搁后园自个种的,就是晾烟叶子有点麻烦,得经常翻個,还不能暴晒,挺费工夫。”徐宁顺话问:“那你搁省城干啥啊,我听你唠嗑可涨学问了,有点好奇。”杨玉生闻言搓着手里的烟卷,笑道:“有啥学问呐,都是看报纸学的,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大字不识几个。”听闻杨玉生没有正面回答,徐宁就寻思她是故意避而不谈,所以才避重就轻回了句。但他没想到杨玉生将手里搓好的旱烟卷点燃,吐出烟雾后,便笑着反问:“你觉着我是干啥的”徐宁转头刚好和李福强对视,笑说:“干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三叔。”“哈哈哈,对劲儿!这话唠的痛快。”这时王淑娟端着海带豆腐鱼丸汤走进屋,见杨玉生笑的这么高兴,将汤碗放在他面前,说道:“二宁,你说啥玩应了,给三叔整这么高兴。”“还能说啥,攀亲戚呗。”徐宁直白道。王淑娟说道:“三叔本来就是咱家亲戚,还用你攀呀”“闺女说的没毛病!闺女,撤桌子吧,我造饱饱地了。将这些菜坐锅里,等你爸他们醒了好垫巴垫巴。”“嗯呐,都坐锅里了,三叔,你们上炕里坐着,我给这收拾出来。”杨玉生端着汤碗起身走到炕沿坐下,喝口海带汤,道:“这味是挺鲜灵,搁省城买的海带啊”徐宁摇头:“不是,这是我郭舅的战友搁辽东捎过来的。”“你郭舅”杨玉生不知道郭兴民是王淑娟的舅,也不知道和老徐家有亲戚,徐春林一直都没说过。但徐宁已经确准杨玉生的身份了,便直言道:“就是林场的场长郭兴民,他是我嫂子的大舅,所以我也得喊声郭舅。”这种关系不能瞒着,瞒来瞒去容易让旁人多想,特别是当领导的。杨玉生抽口烟,恍然:“啊,你和林场领导还沾亲戚。”“嗯呐,庆安拢共就这么大,都围着一个林场过日子,谁能不认识两个人啊。”“这话不假,咱这属于人情社会,谁家都有几个好亲戚。”杨玉生将汤碗递给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