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回千禧年 > 第十三章 三月开春

第十三章 三月开春

转校并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对很多农村小孩儿来说,无非就是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时起床,到学校多认识几个新朋友。另外就是要收着一些性子,好适应中心校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

更多的变化,也就没有了。

杨森林甚至都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他现在每天都按时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就认真听讲(至少表面上看是很认真的),下课了就认真完成作业,从不给老师增加什么麻烦。可以说,杨森林从各个方面都做好了一个三好学生应有的本分。

虽然说,杨森林是从乡村学校转过来的,老师们在指定班干部和课代表的时候,都没有他的份儿——姜素素还为此在私底下抱怨了好几回。不过,这也正好顺了杨森林的意。

他才不想分心来管这群熊孩子,他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捕捉野生水产挣钱的大业上面。

经过了反复的试探和改良之后,杨森林诱钓的效率越来越高了。他现在每天除了能够钓到二三十条黄鳝之外,还能额外地收获同样数量的泥鳅。

跟黄鳝比起来,野生泥鳅的价格少了一半以上。杨森林跟何成峰商谈了好久,才让对方同意以四块五一斤的价格来进行收购。

这其实影响不大,对杨森林来说,只不过是每个星期多了一百多出块钱的零花钱而已。

由于开学第一天的时候,杨森林就卖了一批黄鳝,之后是每个周的周末收购一次。所以在第一个月里面,他总共做了五次交易。

第一天的收获是六百六十元。

第一个周末收获九百二。

第二个周末收获九百八。

第三个周末收获九百六。

第四个周末收获一千元整。

第一个月下来,杨森林卖水产拿到的钱,就已经超过了四千五!

其实,想要卖到更多钱对杨森林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他现在是在有意识地控制着售卖的数量,一来,凯旋饭店对泥鳅黄鳝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多。二来,黄鳝的生长周期比较长,杨森林也不想在短时间内就把所有的黄鳝都钓完了。那种竭泽而渔的做派,并不是杨森林的风格!

第二次交易完成之后,杨森林就给自己办了一张银行卡。由于他还没有成年,自己一个人是没办法去柜台办理的,必须要有监护人陪同才行。他就带着祖母胡桂贤一起,在瓦子街上的邮储银行大厅排了一个小时的长队,最终才把这张卡拿到手。

其实,杨森林更愿意办其他行的银行卡,不过瓦子街上只有一个邮储银行,而胡桂贤也又不愿坐车跑一趟县城,杨森林就只好先将就用着了。

杨森林把卡号告诉给何成峰,之后的每次收购,何成峰都是直接把钱转账到杨森林的银行卡上。对杨森林来说,这就省去了要在每本书里面都夹几张大钞的麻烦……

到三月中旬的时候,天气渐渐回暖起来。莺飞草长,鸟语花香。从石鱼村去瓦子上学的路上,马路两旁每隔一段路就能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有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也有蜜蜂在嗡嗡乱飞。

很多熊孩子在去上学的时候,都会在自己书包里面放一个专门用来捕捉蝴蝶的昆虫捕网。要是能够捉到一只蝴蝶带去学校,就可以向班上的伙伴炫耀一整天……

“森林,这个周末表姐准备带我去龙贯山春游,你要不要一起去?”

这天早晨去上学的路上,姜素素突然对杨森林提出了这个邀约。

转校之后,姜素素每天上学和放学都会跟杨森林一起走。杨森林也有意要带着这个小萝莉,每天王宇早早过来催促他走的时候,他都会故意推迟一会儿,等到姜素素来了之后,才会一起出发。现在,他们三人已经形成了一个“上学小团体”。

不过,也许是因为王宇不在同一个班上的原因,他跟姜素素平时基本不怎么说话的。不仅不说话,而且还会有意无意地隔开一段距离——就像现在,杨森林跟姜素素在马路右侧缓缓而行,而王宇却是一个人跑到了马路的左侧,拿出他自制的一个两尺长的捕网,跟着几只蝴蝶来回地追赶……

“不要跑!”

“可恶!”

“看我不抓到你!”

“看招……”

杨森林:“……”

“这周周末的话,我现在也不太敢确定。”杨森林把目光从王宇那边收回来说道:“现在正是播种的时候,上周末我才跟祖母一起种了些白菜和高粱,不知道这周末会不会种土豆。”

小萝莉顿时便把眼睛睁圆了:“你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