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偏殿的茶室内。
李承泽先是把《西游记》和《红楼梦》的上半册推到宁月娥和慕非烟的面前。
“你们先看看。”
宁月娥和慕非烟各自拿去一本阅读了起来,李承泽也没有打扰她们,默默地喝着茶。
目前李承泽肯定是没有打算让西游记和和红楼梦出版成册的,因为没有任何名气,突然出书很有可能石沉大海。
第一步是通过在茶楼等地方说书,迅速打开名气,等到名气打开了之后,第二步才是出版成册。
而烟雨楼就是最好的合作者。
四十九座烟雨楼,外加各城县的风波楼一楼本身就是茶楼,并且还有说书先生。
这也是烟雨楼赚钱的一个环节。
这是李承泽实地勘测过的,跟烟雨楼合作,李承泽连说书先生,茶楼都不用管了。
瞬间就省下了一大笔开支,只需要循序渐进地给话本即可,最重要的是,也瞬间拉近了烟雨楼和大乾王朝。
至于李承泽和宁月娥本人之间的关系。
虽然李承泽和宁月娥满打满算只是见过两面,但也算是神交已久。
李承泽跟她莫名有种默契。
李承泽随意地就说想跟她借烟雨楼的玉简,她也就那么随意地答应了就可见一斑。
天知道,慕非烟刚才都惊呆了。
不过这是宁月娥自已做的决定,并且对方还是李承泽,尽管慕非烟很难理解,且十分惊讶,她也没有说些什么。
出版成书只是第二步,接下来由西游记、红楼梦等衍生出来的将会是一系列。
包括真人话剧、皮影戏、沙画等各种艺术形式,将为百姓枯燥乏味的生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而烟雨楼和李承泽也可以借此赚钱。
当然,那都要到第三阶段了,属于是很后面的规划了。
目前的第一任务还是通过烟雨楼的说书先生,迅速将《西游记》和《红楼梦》传出去,并且打响名气。
宁月娥强迫自已从《西游记》的内容上离开,问道:“此为何人所写?”
李承泽如实相告:“吴承恩和曹雪芹,不过不会以他们的名字,会用同一个笔名。”
至于笔名,李承泽早就想好了。
就叫锦瑟秋嘉,没什么特殊含义,
就是随便起的一个名字。
宁月娥颔首道:“锦瑟秋嘉,记住了。”
即便是说书,也需要说明究竟是谁写的,笔名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李承泽建议道:“可以先从西游记开始说起,在每一章回结束的时候可以加上这么一句话。”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宁月娥和慕非烟不自觉地挑了挑眉,加上这句话,确实有趣了一些。
李承泽补充道:“还不止这两本,还有很多话本,但不必着急,一本一本慢慢来。”
宁月娥微微颔首,这些李承泽不用提醒,她也是知道的。
“等到锦瑟秋嘉这个笔名的名气打出去之后,就可以开始第二步。”
李承泽举起根雕茶几上的书本,
“出书。”
宁月娥和慕非烟相视一眼,了然点点头,这样就连起来了。
茶楼说书能赚一笔,顺带着打开名气,出书又能再赚一笔。
李承泽紧接着开始说明出书之后的第三步,也就是话剧、皮影戏、和沙画,属于各种衍生行业。
越听宁月娥越心惊,并且感慨自已果然没有选错人。
从李承泽在这南域以诗词而闻名的时候,宁月娥就开始关注李承泽了。
宁月娥稍稍有些小骄傲:【我的眼光比高祖还好嘛...】
当然,要做这些就需要建立一些舞台,必然有一些支出。
不过能到这一步已经是赚得盆满钵满了,也就不在意这点支出了。
最后,李承泽和宁月娥还有另一项合作,这是宁月娥自已提出来的。
烟雨楼也有茶山种植茶叶,她想与李承泽一起合作做炒茶。
烟雨楼提供茶叶,大乾提供技术,所得利润再进行分成。
烟雨楼要的这些茶叶是不卖的。
烟雨楼和风波楼所需要的茶叶数量是很庞大的,剩下的可以交由大乾来售卖。
李承泽想了想,决定答应宁月娥。
既然烟雨楼有茶山,合作也可以,这样也能让烟雨楼和大乾的利益捆绑得更深。
“茶叶这块是交由糜竺在管理的,到时候你们与他对接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