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她了然道:“青莲这是放心不下小清宝儿呢。”
的确如此,好不容易凭自己的本事换来了这次去富户家中做贺礼的机会,徐青莲心中如何不想去大展一番身手。
若是能一举成名,先将名声在镇上传开,还怕将来不能在严州城城内混出名堂吗?
毕竟这六十大寿的机会,也不是每年都有的。如果错过,实在惋惜。
只是小清宝儿尚未足岁,她难免担忧自己离去后,孩子无人看顾。
谁知沈晏止却主动开口道:“若是为此发愁,我愿帮徐娘子照顾小清宝儿,我整日里也没什么事要做,正好可以为你分忧。”
众人都很是讶异。
要知道沈晏止自己还是个半大孩子呢,虽然他行事沉稳,但是到底还未成人。
如果是偶尔托他将小清宝儿照料片刻也就罢了,如今可是需要沈晏止照顾上整整两月,徐青莲如何能放心把自己的小女儿交给他。
徐青莲面带犹豫,不知是否该答应沈晏止的提议。
便听到小清宝儿的心声响起。
【娘亲不妨答应他吧。实在不必为我担忧,娘亲莫要忘了,我可是会道法的,等闲之人可伤不到我。】
【况且沈晏止除了做饭难吃些,为人确实靠谱。左右娘亲还要在村里为陈真制上一批绣品,不如就趁这段时间考察一下他如何?】
【若是他达到了娘亲的标准,那么娘亲就可以放心去镇上为老夫人准备贺寿了。】
还是小清宝儿思虑周全,几句话就说服了徐青莲。
徐青莲听到小清宝儿的心声,觉得颇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于是当即拍板,明日就将小清宝儿托给沈晏止照料,若是这一个月都没出什么岔子,那么她也能安心去镇上做工了。
其实程喜清也并不希望徐青莲为了自己束手束脚的,她更希望娘亲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来。
小清宝儿只愿徐青莲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整日里束缚在程大器的妻子和程喜清的娘亲这些名头之后。
在成为别人的某某之前,徐青莲都只是徐青莲自己罢了。
只有这一点,不应该因为任何事发生改变。
沈晏止如何能没听到小清宝儿对自己厨艺的吐槽?只是不便反驳,只好低头苦笑了一下。
好在,小清宝儿还是觉得自己算个靠谱人的,这说明他也没那么糟糕嘛。
不过沈晏止倒也因此下定决心,要在这一个月内好好表现,同时悉心和徐青莲学习厨艺,发誓要将自己头上这个做饭难吃的帽子给摘了。
否则只怕会被小清宝儿给念叨一辈子。
其实沈晏止说的没错,眼下荒田都已开垦完毕,灌溉的事情又有水渠完成,不用大伙儿费心。这也是田地离河流近的好处之一。
这小小的水渠用处可大着。
若是土地干燥,土壤便会自动从水渠里汲取水分供养作物。若是土地过于湿润,则多余的水都会流到水渠中积聚,不会将好好的小苗儿都给淹坏了。因此,实在是便捷极了。
一行人只需早晚各去地里一次,及时查看作物的情况和水渠有无堵塞便可。
所以这段时日,众人的确称得上是有些闲得慌。
毕竟托李晗风的相帮,他们比其他流民先到了不少时日。
因此趁别人还在搭建房子和开荒的时候,一家人已经有些无事可做了。
还是小清宝儿想到个法子。
只听她在心底提议一家人都去山上继续开荒。
溪阳村里虽然来了一些流民安家,但到底难掩荒凉之色。
虽然村内还有不少土地无人开垦,只是朝廷毕竟有了明确的律令规定,每户人家应当按照男丁的数目分得相应的土地亩数。
他们一家圈出的土地已然达标,便是此时去额外为别的空地垦荒,只怕到头来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毕竟谁能料到,哪一日又会有新的流民为了得到户籍前来开荒呢?
因此这亏本的买卖,小清宝儿可是不会让自家人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