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14.第14章 做事要稳健

14.第14章 做事要稳健

第14章 做事要稳健

谁能真正为他所用,谁在虚为委蛇,刘备心中自有一杆秤衡量。

如云长、益德、子龙,出身底层,才会和他一条心,将统兵之权委以他们刘备才放心。

君不见魏国曹睿继位后,曹操那帮功勋之将,死的死、老的老。

王侯宗亲要防范,不能受托重任。

而夏侯氏、曹氏人才不济,以至于曹爽那般庸才,也能登临高位。

曹魏的中军和边军渐渐滑落士族手中。

军权旁落,那就只能完犊子了,辛苦数十载,反为他人做嫁衣,任谁都受不了。

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一个人无法统帅军队,必须需要大量军官军吏,军中调度又需军官断文识字。

天下识字者百里挑一,且多数出身士族、豪族、商贾、连市井游侠能识字者都极少,何况衣不遮体的黔首百姓。

刘备沉思一会儿,转头对牵招说道:“子经,让你挑选家中无长亲的少年,以及家贫无力抚养的孩童出来,你办得如何?”

牵招回答道:“已挑选千四百三十一人,安置在平原县郊边。”

又旋,牵招忧虑说道:“玄德,我知你好意想抚养幼儿,可去年征济南耗资颇大,安置流民与降卒使得钱粮几乎见底。”

“不然去岁也不会催你尽早结束征伐。”

“今年又要治理济南,去年出兵收获的钱财,怕是要全投入其中,再养着千口吃干饭的人,实在得不偿失啊!”

牵招苦心劝说道。

身为功曹没办法驳回自己的主君,只得通过旁敲侧击让刘备了解郡中财政钱粮着实困难。

每一株钱都要细数着用,要不是手握盐、糖之利,恐怕今年什么也干不了。

因为钱花没了,养军、养吏,皆需要不菲的支出,没钱什么事都做不了。

刘备摇头拒绝,就算勒紧腰带,他也要将这些少年孩童养起来,此事事关根本。

想了想,打算稍微透下底,也不至于使下边官吏一头雾水。

刘备沉吟片刻说道:“我欲效老师卢子干,立一少年堂,可惜我儒学浅薄,只好请散吏教他们识字,我择闲暇之际教他们武略,使其有一技之长。”

“当年求学在卢师门下,若无老师焉能有刘备今日。”

刘备说的倒是实话,许多涿郡的豪族托关系将子弟送进卢植门下,可惜他求学时没有引得卢师注目在学子中脱颖而出,但能结识公孙瓒也算收获颇丰。

“遣军吏入堂监管平日少年们学字习武,让少年空闲时帮百姓务农劳作。”

刘备看了眼牵招,复笑道。

而牵招神色复杂,本能的直觉有些不对,可又说不出二三来。

见刘备搬出名著海内的卢植故事拿做借口,他就更说服无力了。

卢植的名声太大,刘备身为门下弟子做事效仿老师,豪族和士族任谁也挑不出什么过错来。

牵招只好应允:“喏!”

刘备摇摇头,暗地里叹息。

读书识字的垄断权掌握在士族与豪族手中,没有他们同意根本就教不了。

除非刘备愿意一个个手把自去教黔首百姓识字。西汉开始为国家选才,孝武皇帝置设了不少的官学让人去学习律法。

学成后可为小吏,算得上吃国家饭。

可是入学标准,必须是豪族子弟、吏属子孙,而百姓不在规则之内。

礼不下庶人,不是单说怠慢百姓,而是礼与百姓无关,庶人百姓只需服役缴纳赋税,然后活着就可以。

至于享受优待,那是更高一级的“士”才有的待遇。

从那时到现在,规则律法从未改变,观念自然也同样未变。

刘备笑了笑,轻抚牵招后背,知道他其实担心自己犯天下之不韪。

被人猜到用心不良,欲绝人根基,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名声搞得蜚言奇臭。

远的不提,眼前董卓就是这般身败名裂的。

以为军权在握,想抛开袁氏故主自己做权臣掌控朝廷,哪怕是封官封爵的去拉拢士族,结果还是被天下士族抛弃,诸侯赴任后起联军讨伐他。

雒阳待不住,董卓只能灰溜溜的跑回靠近凉州的关中长安。

毕竟军卒再怎么能打,可治理朝政还是得仰仗士族和豪族。麾下的粗糙军汉只懂拔刀子砍人,再去抢妇人与钱财。

但这样的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