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她以后能少受些罪。”
茶摊上的气氛因这个话题而变得温馨而沉重,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女医制度的期待与支持。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制度的变革,更是对女性权益的一次重要肯定,是对生命尊严的一次深刻诠释。
随着日头西斜,茶摊上的客人逐渐散去,但关于女医制度的讨论却并未停止。它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吹进了千家万户,唤醒了人们对女性健康问题的关注与重视。而这一切,都源于那道看似简单,实则意义深远的旨意。
在京城的一隅,一家新落成的女子医馆犹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迅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家医馆外观古朴雅致,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题有“杏林春暖”的牌匾,透露出一种温馨而专业的气息。自从女医制度被正式确立后,这里便成为了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日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医馆内,一群身着淡雅衣裙的女子忙碌地穿梭于各个诊室之间,她们是女子学堂中精心培养出的女医,如今终于有机会站在人前,用自己所学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这些女医们不仅医术精湛,更具备高尚的医德,她们耐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诉求,细致入微地诊断病情,用温柔的话语和专业的治疗给予患者最大的安慰与帮助。
随着女子医馆的名声日隆,越来越多的男子开始主动请求女医前往家中为家人治病。他们中有的是因为家中女性长辈或妻子羞于外出就医,有的则是被女医们的专业与细心所打动,愿意给予她们更多的信任与支持。
此外,还有不少官员夫人也慕名而来,她们在享受女医服务的同时,更将这一好消息传递给更多的女性同胞,进一步推动了女医制度在民间的普及与认可。
而在宫中,小言作为后宫妇人的首席医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她凭借卓越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后宫众人的尊敬与爱戴。
为了缓解宫中的医疗压力,同时也为更多有志于医学事业的女子提供发展机会,兰嫔向太后提出了开设医考的建议。太后深以为然,当即批准了这一提议,并亲自监督考试的筹备工作。
消息传出后,全国范围内的女子纷纷响应,她们或来自民间,或出身名门,都怀揣着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踏上了应试之路。
经过激烈的竞争与严格的选拔,最终有五位女子脱颖而出,成为了宫中新一批的女医。她们的到来不仅为后宫的医疗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更标志着女医制度在宫中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女医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贡献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与认可。她们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更在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女性地位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家在京城一隅默默绽放的女子医馆。
阳光斜洒在宫门之上,金色的光辉与红墙绿瓦交相辉映,为这庄严的宫殿平添了几分温馨与期待。兰嫔风兰与羽妍身着宫装,头饰珠翠,宛如两朵并蒂莲般亭亭玉立于宫门之前,她们的眼眸中闪烁着期盼与激动,因为今日,她们将迎来久别的双亲——苏相及其夫人入宫探望。
随着远处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两道熟悉的身影渐渐映入眼帘。风兰与羽妍的心头不由一紧,随即化作满心的欢喜,她们加快脚步,几乎是小跑着迎了上去。
苏相夫妇见到两个女儿,眼中亦是闪过一抹难以言喻的激动,脚下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仿佛想要立刻拉近与女儿们的距离。
“娘娘不可,宫中耳目众多,不能给您带来麻烦!”苏相在风兰羽妍即将行礼之际,突然想起了宫中的规矩,连忙出声阻止,并与夫人一同以鞠躬之礼,以示敬意。风兰见状,心中虽有万般不忍,却也知苏相所言非虚,只好默默点头,任由这份父女情深以另一种形式展现。
“快快起来。”羽妍与风兰几乎是同时开口,她们一左一右,温柔地搀扶起苏相夫妇,四人相视一笑,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无声中流淌。
步入殿内,苏相夫妇按照宫中的规矩,再次准备下跪行礼。风兰与羽妍连忙上前,轻轻按住他们的手臂,阻止了这一举动,随后自己缓缓跪下,向父母行起了大礼:“兰儿拜见父亲母亲。”“妍儿拜见父亲母亲。”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那是对家人无尽的思念与感激。
苏相连忙将两位女儿扶起,眼中满是心疼与欣慰。丞相夫人更是拉着羽妍的手,细细端详,仿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