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融的威力!杨士奇的报告!

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融的威力!杨士奇的报告!

奇和姚广孝两人。

离开大明朝堂几个月了,朱允熥急需了解大明朝廷内部的情况。

信鸽传递消息是单向的。

毕竟,信鸽能自行回家,却无法找到大海航行中的舰队。

即他将消息传回了大明,但大明的情况,他并不清楚。

故而,虽然还在路上,朱允熥便迫不及待召杨士奇和姚广孝来问话了。

“朝堂内还算安稳。”

“如今大明银行已在大明境内一百五十九个府全数开设分行,十分之九的县也有了大明银行的分行。”

“大明日报的分社数量,基本上与大明银行同步。”

“民间发现了几起伪造新钞的事件,相关犯事人员,已被抓获。”

“伪造出来的假钞,品质低下,一眼便能辨别。”

“经过报纸宣传,百姓亦皆能轻易分辨,并未对新钞产生任何影响。”

“如今整个大明全境,持新钞基本可畅通无阻。”

杨士奇和姚广孝汇报着自己的各项工作进展。

“按太孙殿下的要求,第一期规划的五条国道,已全部动工,皆是十丈宽的水泥大道。”

“其中,从金陵经苏州,通往松江府的国道已接近竣工。”

两人一边汇报,一边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简要送到朱允熥手中。

“朝中诸事还算妥当,但也有几桩忧虑之事。”杨士奇斟酌着开口。

朱允熥眉头一扬,道:“不妨说说。”

“第一桩是大明银行的事,卑职有些不解。”

“如今大明银行的总存款额,已达三亿六千万两之巨。”

“可里面实存的白银数量,还不到一亿两,其余皆是新钞存款,计价达二亿六千余万两。”

“然而,大明银行并没有发行如此之多的新钞。”

“经过仔细反复甄别,存进来的新钞,皆是大明银行所印,并非假钞。”

“这其中的原因,卑职是百思不得其解。”

“或有隐患,不得不报太孙殿下。”

杨士奇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为了这件事,他已经很多个夜晚难以入眠。

开始的时候,杨士奇以为是假钞。

可大明银行的印钞的技术水平极高,而且每一张钞票都有编号,还有内部未公开的特殊防伪措施。

然而,无论银行怎么鉴别,都没有发现任何伪造的痕迹。

编号也没有出现重复的情况。

可银行明明没有印这么多钱啊!

这些钱是从何而来呢?

杨士奇想不通。

怎么想都想不通。

询问姚广孝,然而,素来聪慧的老和尚,同样也被难住了。

思来想去,恐怕也只有太孙殿下才能解开此间谜底。

毕竟,大明银行乃是太孙殿下所创。

朱允熥一听,却是哈哈大笑。

“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大明银行放贷了。”

“银行一旦放贷,便会产生货币乘数效应。”

货币乘数效应?

杨士奇和姚广孝对视了一眼,两人眼神中皆是震惊与疑惑。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朱允熥便开始解释起来。

张三往银行里存了一亿,银行再将其中的八千万放贷给李四。

李四拿到贷款后,会将钱花出去,于是钱流到了王五的手中。

王五将收到的八千万存进银行,银行再将其中的六千四百万放贷给赵六。

赵六拿到贷款后,又钱将花去,于是钱流转到了孙七的手里面。

孙七再将六千四百万存进银行……银行再贷出去……

如此循环。

虽然开始发行的货户只有一亿,但在银行的存款账户上,却有两亿四千四百万的存款,乃至更多,因为后面还会继续循环。

贷款账户也一样。

货款的数额,远远超过一亿。

社会上流通的钱,亦是如此。

这就是银行的货币乘数效应。

听完朱允熥的解释,杨士奇和姚广孝两人茅塞顿开。

杨士奇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苦笑道:“此间道理,其实极为简单,可我却苦思了许多日,仍不得其解,我真是太笨了!”

姚广孝摸了摸胡须,笑道:“不然!此事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