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心实意。”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像是羽毛轻轻拂过苏绾绾的心尖。
那一刻,苏绾绾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已经彻底沦陷了。
第四章 暗流
苏绾绾与沈清辞的往来,渐渐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丞相苏宏对于女儿与沈清辞的相处,乐见其成。沈清辞才华横溢,品行端正,又是皇上倚重的重臣,若能成为苏家的女婿,对苏家而言,无疑是一大助力。
但并非所有人都希望他们能顺利走到一起。
户部尚书张启年一直想把自己的女儿张嫣然嫁给沈清辞,为此费了不少心思。如今见苏绾绾与沈清辞走得如此之近,心中自然是妒火中烧。
张嫣然也对沈清辞倾慕已久,看到苏绾绾得到了沈清辞的青睐,更是恨得咬牙切齿。她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无论是家世还是容貌,都不输苏绾绾,沈清辞理应选择自己。
于是,一些不利于苏绾绾的流言开始在京城悄悄散播。
有人说,苏绾绾仗着自己是丞相嫡女,骄横跋扈,故意勾引沈太傅;有人说,苏绾绾水性杨花,在曲江宴上就对沈太傅暗送秋波,行为不端。
这些流言传到苏绾绾耳中时,她正在书房练字。
晚晴气得脸色发白:“小姐,这些人太过分了!他们凭什么这么污蔑您!”
苏绾绾放下手中的笔,神色平静:“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想说什么,我们也拦不住。”
“可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啊!”晚晴急道,“这要是传进皇上和丞相大人的耳朵里,对您的名声多不好啊!”
“放心吧,”苏绾绾淡淡一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相信父亲和皇上自有判断。”
话虽如此,她的心中还是有些不是滋味。她不怕别人的流言蜚语,只怕这些话会影响到沈清辞。
果然,没过几日,沈清辞便在朝堂上被张启年参了一本。张启年说他私德不修,与丞相嫡女过从甚密,有违太傅的身份,请求皇上对其加以惩戒。
皇上听了,只是淡淡一笑:“沈太傅与苏小姐皆是青年才俊,彼此欣赏,往来密切一些,也属正常。张尚书未免太过小题大做了。”
张启年碰了一鼻子灰,却并不甘心。
沈清辞知道,这些流言定然是冲着苏绾绾来的。他心中愧疚,便特意去了丞相府,想向苏绾绾解释一番。
苏绾绾见他来了,有些意外:“太傅怎么来了?”
“我是来向你道歉的,”沈清辞神色诚恳,“那些流言,想必给你带来了困扰。”
“与太傅无关,”苏绾绾摇摇头,“是我自己的事。”
“不,”沈清辞看着她,目光坚定,“此事因我而起,我不会让你独自承受。绾绾,你相信我,我一定会查清楚是谁在背后捣鬼,还你一个清白。”
听到他叫自己“绾绾”,苏绾绾的心又是一暖。她抬起头,望进他清澈的眼眸,用力点了点头:“我相信你。”
那一刻,他们的眼神交汇,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两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他们都愿意携手同行。
第五章 情定
沈清辞果然说到做到。
他暗中派人调查,很快便查到了流言的源头——正是张启年父女。
沈清辞没有声张,只是在一次与皇上单独议事时,不动声色地将张启年父女的所作所为透露给了皇上。
皇上本就对张启年的小动作有所察觉,听了沈清辞的话后,心中更是不悦。他虽未立刻处置张启年父女,但也敲打了他们一番,让他们收敛些。
自此以后,那些不利于苏绾绾的流言便渐渐消失了。
风波过后,苏绾绾与沈清辞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他们会一起去逛书铺,寻找心仪的书籍;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欣赏自然风光;会在月下品茗,畅谈人生理想。
沈清辞依旧是那副清风霁月的模样,但在苏绾绾面前,他会卸下所有的防备,展现出自己温柔体贴的一面。他会记得她喜欢吃的点心,会在她生病时亲自送来汤药,会在她遇到难题时耐心为她解答。
而苏绾绾,也在沈清辞的影响下,变得更加从容淡定。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家族的娇弱女子,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七夕节那天,京城灯火璀璨,游人如织。
沈清辞约了苏绾绾在城外的望月亭相见。
望月亭位于山顶,视野开阔,能将整个京城的夜景尽收眼底。
苏绾绾到的时候,沈清辞已经在亭中等着了。他手里拿着一支精致的玉簪,簪头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荷花。
“绾绾,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