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范进,求求你快脱下长衫吧! > 第63章 会试漫漫,终有归期

第63章 会试漫漫,终有归期

就在范进等考生奋战会试第二场的同时,顺天贡院的考官们也陆续忙碌起来。

数千份经过弥封,也就是糊名的答卷,被陆续送进了至公堂。

糊名法早在武则天时期就已创立,但仅仅只是在殿试环节采用,并没有普遍应用于科举的全过程。

直到宋真宗时期,糊名法才被彻底推广开来,宋真宗曾对宰臣王旦等人说道:“今岁举人颇以糊名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

此时,两位主考官,八位同考官,正依位分高低,垂手立于至公堂内孔圣人画像前,先是焚香祭拜,行三跪九叩大礼。

紧接着徐阶作为主考官,上前一步,面向众人,沉声道:

“诸位同僚,我等肩负为江山社稷秉公取士重任,还请万勿因私废公,更不能贪恋蝇头小利,受人请托,纳人贿赂!”

“一经发现,我必上奏圣上,严惩不贷!”

“谨遵徐大人教诲!”

下首一众人等,尽皆响应。

徐阶见此,点了点头,旋即又说道:“此外,阅卷过程中,还请诸位牢记士子寒窗苦读不易,务必用心,时时在意,不使明珠蒙尘......”

说了一番场面话,徐阶挥了挥手,示意本次会试阅卷工作正式开始。

会试阅卷流程与乡试类似,都是由同考官荐卷,主考官决定去留。

而在考官们紧锣密鼓地推进阅卷工作的同时,会试第二场也在悄无声息间结束,第三场如约而至。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范进回想了一下,此句当摘自《道德经》第十四章,即便是他见了,也顿觉这题出得奇也怪哉。

构思了一日,斟酌了半日,待到第二日午后,范进这才略一落笔,尝试答卷。

到了第三日,早上八点左右,范进便已经将第三场的试题全部答完,并且还字迹工整的誊抄了一遍。

此时距离收卷还有不少时间,范进收拾好东西,便环顾起这小小号舍,心中略作感慨,脸上带着一抹释然。

这是自己奋斗过的地方,即便条件简陋,却也是科举途中里程碑的见证。

只不过,倘若是让他再经历一遍,他是万万不肯的。

有些东西,注定了只能成为追忆,绝不能昨日重现,就像死掉的前任,才有资格成为心中的白月光。

范进正围炭盆烤着肉干时,便听得数声云板之音传开,紧接着有书吏在号舍外大声喊叫:“头批放牌的时间到了,有做完想提前交卷的考生可以交卷,到我这里领取令牌离开......”

听了这话,范进先是再度检查了一遍卷子,并未发觉任何错漏,这才举手,示意交卷。

收卷官从旁走过,收了卷子,当着范进的面郑重弥封,态度顿时好了不少:“好了,你可以收拾东西,自行离开了。”

言罢,丢下一枚令牌,“凭此令牌,可出贡院,守门军士不会阻拦。”

范进拱了拱手道:“多谢大人!”

范进提着行囊考篮,出了号舍,回头遥望了片刻,便径直汇入人流里。

九天时间,几乎把每一位考生都磋磨得筋疲力尽,神色倦怠。

所幸,这连日的雨雪已经停了,漫天金辉普照。

贡院大门前,已是人山人海,云集了许多考生和等候在此地多时的家人、仆从,其中许多人更是从会试开考第一天便已在这里等待。

原本神色萎靡的考生,此时脸上却多了几分兴奋与忐忑,与相熟的考生,交头接耳,或是讨论着某一道试题,或是彼此期许着今科中榜,宏图大展。

范进挤在人潮里,倒也无人与其交谈,无人愿意烧他这冷灶。

出了贡院大门,范进远远就瞧见站在不远处的慧和尚与胡屠户。

见了范进,二人皆是心情激动,慧和尚还罢,胡屠户直接跳将起来,连连挥手,随即又凭着膀大腰圆的身躯,撞开了人群。

被撞开之人原本还待发作,待见了胡屠户那副凶神恶煞的面孔,便又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小声嘀咕了一句‘粗俗’。

胡屠户倒也不恼,不甚在意,他本就是一屠户,更粗俗的事情也从来没少干。

在南海县的时候,手操两把杀猪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