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的地位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
钱就不是必需品,而是一个工具了。
对贾珺来说钱很重要,
因为它不止可以收买人心,用来在关键时刻做事,
也能在某些时候用它来勾连关系网,
达到在退无可退的时候给自己和家人留下一条生路。
贾珺现在为了让贾家走上‘正途’,
已经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可贾珺也很清楚,
龙眼无恩,天子无情!
自古以来都是伴君如伴虎,
一旦一句话说不对,或者是一件事做的不合心意,
那么一颗嫌隙的种子就会悄然的生根发芽。
面对皇室,
他始终都是被动的。
必须时刻都留下一个可以脱身,甚至可以对抗的底牌。
从一开始就勾连各方,
也是因为现在的时机正确,
若不然不管是太上皇还是承乾帝都不会答应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太上皇这最后两三年的时间,
也足以让贾珺将底牌丰富起来了。
毕竟当某些关系结成之后,就已经是分不开的了!
水泥厂的生意必须做到总厂牵制分厂,分厂回哺总厂,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生意看似分散,实则牢聚。
贾珺开口道:
“这生意和其他的生意不同,挂牌是要挂一样的牌子,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规定,就不一一列举了,等届时人都齐了,在一起说吧。”
“安阳王这边推荐的人,背后是什么属性,想必各位叔伯心中也清楚的很。所以这件事各位叔伯还是要转告一下,很多事一旦做了,是回不了头的。”
众人默然,
他们清楚贾珺是在说做了这个生意之后,
就会和承乾帝捆绑在一起,
至少在未来承乾帝要推行什么并不过分的政令的话,
这些人和背后的人都是要支持,至少不能阻拦的。
贾珺也是事后才想到的,
他也不得不佩服承乾帝的眼光,
放弃了这么大的蛋糕,只为了为了多些助力少些阻碍!
这生意要是全都交给宗人府做,
内库每年最少也要有几百万两甚至更多的收入,
可他依旧毫不犹豫的拿了出来,
并且还是让贾珺这个臣子来牵头。
裘良皱着眉头说道:
“如此说来,这背后就不止是生意的事情了。这样做的话,怕是不少人都要打退堂鼓了。”
众人都点了点头,
有些人已经是太上皇的死忠了,
他们就算是现在想转投承乾帝,
先不说太上皇和同僚答不答应,
就是承乾帝也未必放心用他们。
比如一个文臣坐到了三品大员,位极人臣。
他现在效忠太上皇可以有实权,
甚至在太上皇死后,也可以仗着老臣的身份一直高枕无忧到致仕。
要是现在转投了承乾帝,
太上皇那边会打压,旧臣会唾弃,新同僚会猜忌,承乾帝会试探...
这一来一去,
损失的可就太大了!
而且最后还会成为旧臣的靶子,说不定都等不到告老还乡的那一天,
谁敢轻易转投?
贾珺笑呵呵的说道:
“只是生意自然是容易谈的,但很多事本身就错综复杂,牵扯的很多。比如说这水泥是一档生意,银行也是一档生意。”
“一个是可以传家的产业,一个是与国同戚的生意,如何做,怎么做,其实都是一念之间。陛下既然同意我将这生意私营,那么银行的事情也就可以慢慢放开了。”
“银行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庞然大物,我已经和诸位叔伯说的很清楚了。此物虽然能拿出的股子极少,但二三十年后,哪怕是一分股也是数不尽的银两。”
“最重要的是,这股子无法转让,只能传给指定子嗣。这样一样,只要不是犯什么不赦之大罪,那么说是一块免死金牌都可以了,毕竟,这股份代表的东西太多了!”
牛继宗沉吟道:
“银行的股子也要拿出来?若是如此,此事倒是要好好的计较了。有些人哪怕是在亲近,可是论及心性人品,却是不能推荐的。”
史鼐也沉声道:
“银行的股份大头都在陛下手上,若是真能将银行的股份在拿出一些,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