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他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有些事情,若是点破了,就无法更好面对了。
上官海棠离开了护龙山庄之后,率领玄部的大内密探前往了天下第一庄。
天下第一庄在江湖之中有着极重的分量,所有江湖人士,都以获得天下第一称号为荣。
百匹骏马飞驰,上官海棠率领玄部,英姿飒爽。
此时此刻的上官海棠,心思更多的却是想要前往紫禁城,同天下第一庄相比,紫禁城更有吸引力。
在她的心中,皇帝与义父的位置,正在发生偏移。
曾经,她以为义父的命令就是她的一切。
可是现在,一个男人住进了她的心里,难以自拔!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
天下第一庄,庄门大开。
玄部大内侍卫,进入天下第一庄!
……
京城中,天子圣旨已下,兵部、工部暗中调集着人马、粮草等事宜。
自天子铲除宦官刘瑾以后,整个大明朝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
天子对藩王用兵的事宜,仅在内阁和几位尚书的口中熟知。
这件事,他们不敢说,也不能说。
养心殿。
兵部尚书马东升向天子奏禀道:“陛下,大同府总兵王守仁已率领兵士们从长城上全速出发。”
“预计七日内,可顺利抵达喜峰口!”
这一刻,朱厚照的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天子与藩王间的博弈已渐渐展开。
宁王!朕已出手,不知道你是否能接下!
心思这般之际,吕调阳缓缓走上前来,拱手说道:“陛下,臣有一事,望陛下恩准。”
朱厚照的目光落在吕调阳的身上,颔首说道:“何事?”
吕调阳面色深邃道:“自大明与弗朗机国爆发的一次海战后,臣深切感受到火器上的不足。”
“这在世界的暗潮中,无疑会让大明处处落于被动的局面。”
“臣恳请陛下调拨工部十万两银子,臣打算改良大明火铳。”
这些话,吕调阳在抵达皇宫前便已想了很久。
如今,皇帝正与天下藩王博弈,很多地方都急需用银子。
可吕调阳沉思许久,都觉得这笔钱不能省。
前段时间,在兵部调拨人马的时候,吕调阳特意翻阅了一些工部内的资料。
可以说,自郑和当年下西洋时的盛世过后,大明朝便一直停留在止步不前的阶段。
甚至隐隐中,还有些倒退的趋势。
面对着世界的洪流,大明帝国的火器已经无法跟随上时代的变革。
要想让大明帝国屹立于世界的顶端,必先有着足够的资本。
而这,也成为了他为何要向天子谏言的主要原因!
当他说出这些话后,面首低垂静心等待着天子的回应。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目光直视着吕调阳,声音浑厚的说道:“大明火器,国之重器!”
“爱卿有此想法,朕怎会不全力支持!”
“即使大明朝仅剩下五万两,朕就是每天吃糠咽菜,也会把这十万两给你凑出来!”
“更何况,朕根本不缺这点钱!”
“李东阳!”
“微臣在!”
“即刻从户部中调拨白银三十万两交给工部!”
“既然要做,就不必束手束脚!钱不够的话,再向朕说!”
轰——
在场臣子心中如同遭到雷击般,大受触动。
天子有此决心,大明何愁不强!
天下百姓何愁不能安居乐业!
刘健、李东阳等人掩面而泣,激动的跪在大殿。
他们苦等了多年,为这大明朝操劳半生。
终于!终于让他们等到了皇帝醒悟的决心!
刘瑾阉党在位之时,他们虽有心劝阻皇帝,却也无计可施。
终日里,只能与刘瑾斗智斗勇,大明朝政都因此陷入瘫痪中。
现如今,皇帝早已不是之前的皇帝,整个大明都在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着。
纵是残烛之年,自己也必当燃尽这腐朽之躯,辅佐陛下。
整整一日的时间,朝中的几位重臣都在向天子诉说着心中的想法。
“启禀陛下,商业改革现已步入正轨,大明帝国内的商人们已渐渐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李东阳拱手说道。
朱厚照闻言,面色大喜道:“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