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太子,也不得不承他如今一颗心全拴在了叶京华身上,再不是往日那个围着他滴溜溜转的小宝了。
太子神色一暗,心下一顿,胸口有些发闷。
五皇子不知他在想什么,见太子神情不好,又沉默着不说话,便开口问:“太子哥哥,你怎么了?”
太子这才猛地回过神,转过脸,垂眼看向懵懂无知的五皇子,手掌在他头上抚了抚:“没事。”他垂眼看着五皇子,忽而问:“瓒儿,你可知道赵员外郎?”
五皇子一听,眼睛立即亮起,点了点头道:“知道,我认识宝珠!”
太子闻言一愣,似是没想到五皇子连赵宝珠的名字都知道,遂双眸一沉,立即想通了其中关窍——那小子费劲骗得了宝珠,还不得速速上下打点,让宝珠挂上叶家的名,让旁人无从惦记。
太子的面色登时更加不好。五皇子没注意,倒是兀自说起赵宝珠的好来:
“我喜欢赵大人。”五皇子是小孩子脾气,说起话来非黑即白,喜欢就一个劲地猛夸:“听说赵大人为人正直,差事办得很好,人也好看,比那些读腐了书的老家伙好多了!”
“不许对朝臣无礼,”太子先斥了一声,而后又点了点头,赞同道:“宝珠是好看。”
他想起那日穿着官袍的赵宝珠,这几年,少年身量高了,身上长了些肉,出落地如翩翩公子,比起以往小猫崽子似得可怜样子出挑不少。
然而五皇子听他这样说,却是心中一顿,本能觉得有些不对。太子哥哥一向是庄重而威严的,最是重规矩,甚少评价他人的外貌,今日不知怎么的,却是说起这个来了。
五皇子用自己的小脑袋瓜想了想,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便放弃了。想来是太子哥哥也喜欢宝珠吧。
·
另一边,赵宝珠想着朝堂上的事,一整天都心神不宁。在一连写了数个错字,费了一大叠宣纸后,旁边的王瑜仁也看出些端倪来:
“大人,你怎么了?”他关切道。
赵宝珠抬头看他,略微犹疑,想着王瑜仁这种世家子弟对朝堂事务应当更加了解,便问:“瑜仁,对今日朝堂上之事,你怎么看?”
王瑜仁闻言一愣,接着神色微微一变:“大人说的……可是今年各位皇子祭祖一事?”
赵宝珠一喜,点了点头:“正是。”
王瑜仁果然不愧是尚书之子,消息甚是灵通,早上朝上发生的事,他下午便知道了。王瑜仁看着赵宝珠,神色有些犹豫,看他一眼,又敛下眸,有些踌躇似得。
赵宝珠见状,蹙了蹙眉:“可是有什么不好?”
王瑜仁闻言,犹犹豫豫地道:“……此事,甚是出人意料。”他看了赵宝珠一眼,到底是狠下心,咬牙说了:“下、下官听闻,军中众人对此事……颇有些微词。”
“什么?”赵宝珠闻言,心下一跳,脱口道:“为什么?”
而后即刻就意识到自己说了蠢话,往年都是太子独自去祭祖,如今元治帝忽然吩咐了让五皇子也一块儿去,军中支持太子之人当然会不满。
这些人会如何揣测,赵宝珠都心知肚明,他心下一沉,他今早听闻时便觉得不妙,此事果然是引起了误会:“可是,只是祭祖罢了,陛下向来看重太子殿下——”赵宝珠有些着急,道:“我不敢揣测上意,可陛下此次派五皇子同去,或许只是想让他跟着见见世面罢了。”
王瑜仁也有些无奈:“不瞒大人说,学生也觉得是如此。可这朝堂上之事向来是瞬息万变,这种事传到有心之人耳中,自然会引人揣测。更不用说军中之人大多性情鲁莽,他们为太子殿下马首是瞻,故而——”
王瑜仁说得委婉,可赵宝珠还是懂了他的意思。恐怕今日朝上之事在军中引起的议论远远不是’微词’那么简单。
赵宝珠紧皱起眉头,苦恼地抬手揉了揉额角,垂下头。这事果然是有些不好,可皇帝要派五皇子去,到底是他们天家父子自己的家事,他们这些做大臣的无从插手——
王瑜仁见他如此苦恼的模样,心下不忍,略微踌躇后,到底是上前几步,一手放在赵宝珠的肩膀上,低声道:“大人,学生还有一事……望大人知晓。”
赵宝珠闻言抬起头:“什么事,你直说便是。”
王瑜仁将声音压得更低了些,抿了抿唇,道:“学生知道大人与叶大人交好,本不该置喙,可这些时日……大人还是与叶家疏远些才好。”
“什么?”赵宝珠听了这话,骤然蹙起眉。遂转了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