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瀚无形中,体验了一把医药公司大佬的感觉。
欧美公司很多有钱人,在有钱后都会投资医药公司,其实就是为了让医药公司能够更好的为他服务,保障他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国内现在其实也有这个趋势。
这些电话,让沈瀚对变异韭菜的重视程度再次提高。
他在一个小群里询问了几个朋友,这种韭菜如果售卖的话,要卖多少钱?
“长期食用,真的能温补吗?”
这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在沈瀚给出肯定答复后。
几个人都给出了自己的心理价位。
说三五百一斤的有,说三五千一斤的也有。
沈瀚还没说话呢,说三五千的人就和说三五百的人吵起来了。
“这么好的东西,三五百你就想买?还是老实去吃你的六味地黄丸吧!”
“你这样说就没意思了,怎么是我想买呢?就是三五万我也愿意买啊!关键是沈总问大家定价的问题,我总得按照市场判断去说吧!”
沈瀚见怪不怪。
这群人少的每年三四百万,多的每年两三千万。
生意都干了许多年,稳定又不需要操心太多。
但想要扩大规模赚更多的钱,要么能力、要么业务、要么别的,总之也是无能为力。
所以每天的乐趣就是各种群里摸鱼、线下聚会。
每次聚会的由头都是思维碰撞、交流行业信息,寻找新的商机,但往往聊十分钟之后,话题就到哪里的技师比较漂亮,哪里的学生妹比较乖,怎么处理红旗和彩旗之间的关系了。
他转而打开“通勤核心群”,把话题抛给这些普通人。
大家都当沈瀚是在开玩笑。
都觉得不可能有那么牛的韭菜。
倒是一个微信名就是现实中名字,叫“孙亮”的人说道:“假设你说的这个韭菜是真实存在的,我觉得纯粹靠初级农作物还是很难卖出价格的!不如把他加工成药品,不,不需要是药品,单纯的保健品就行,毕竟药品的要求比较严,而保健品会松很多!”
“咦,有点意思!”
沈瀚点了点头,这个孙亮也是通勤核心群里经常聊天的人,本身是医学博士,现在在一个研究院里当技术负责人,但具体搞的是什么研究,他也没说过。
他问道:“孙董,做成保健品后,就能卖高价了吗?”
孙亮说:“首先农产品,它面临一个丰收的问题!咱们就聊最简单的供需关系,丰收时供应充足,价格是不是就应该跌?你可以说囤货,但农作物毕竟是有保质期的,能囤多久?
但是做成保健品就不一样了,我刚刚上狗东看了下,进口的玛卡之类的,售价就四五万呢,还有什么灵芝孢子粉,随随便便也两三万的售价,而且看销量都是过万评价的!”
他的话,让沈瀚茅塞顿开。
刚才江宁商圈群里,说三五千一斤韭菜时,沈瀚就觉得价格贵的惊人了。
但放到保健品上来说,真正有用的保健品,不说对有钱人来说了,就那些退休老头,一年花上五六万,甚至十几万买保健品的,人数少吗?
一点都不少!
哪个小区没有几个这样的人物存在?
沈瀚先是问了下系统:“韭菜能做成保健品吗?”
系统:“韭菜已经是正常的农作物了,并不会因为烹饪方式影响它的功效!至于能否做成保健品这个问题,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最终能否成功以及效果如何,就和提取有用物质的方式,以及科研、生产都有相应的关系了!”
沈瀚点了点头。
在那沉思了会儿。
保健品,无疑是可以面向大众的。
而且今后变异韭菜大丰收时,是可以很快清理库存的。
甚至可以根据效果去分层定价,从998一瓶,到99998一瓶,都可以有。
但并不是所有的韭菜,都需要做成保健品。
一定要留一些长得最水嫩的,品相最好的韭菜,当作特供品,提供给一些关系户。
这种时候,吃的就不是韭菜了。
而是吃的“别人没,我有”的感觉。
为了避免自己的脑回路和大家不同,沈瀚也电话询问了拉赫曼。
拉赫曼听完之后笑道:“我的品鉴会,当然要真正的韭菜了!那才高端啊!难道我开品鉴会,每人面前放一粒药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