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又将扬帆起航。所有人在来时的高旻寺码头上了船。倚风伫立,依依惜别风景如画又带着美好记忆的扬州。
正当众人还留恋于扬州的诗情画意时,行船悠悠而转,进入了一片辽阔的水域,浩浩汤汤,粼粼生姿。对面青山连绵,两侧是水际无涯。顿时船上炸开了锅,一片沸腾。
“紫薇紫薇,快看啊,好大一条河啊!”小燕子抓着紫薇的手臂,她匮乏的词汇已经完全无法表达她心里的震撼。
“天哪,这就是长江吗?”紫薇当然也看到了这条“大河”,只是她知道这并不只是一条“大河”。她和小燕子互相依偎着,看江鸥逐船。
“是,这就是长江了!”箫剑对着紫薇,轻轻答道。
他们几个里也只有箫剑见过长江。
“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唯见长江天际流’了!”永琪的脸上也写满了惊叹。
“还有‘不尽长江滚滚来’!”尔康在永琪身后,一手按在了永琪的肩头。
这一路上看大好河山,对他们几个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冲击。
“其实真正的‘不尽长江滚滚来’还得在三峡那里看,那真才叫做‘滚滚来’”箫剑朗笑道。
“箫剑,什么是‘三侠’?哪‘三侠’?”小燕子好奇起来。
和小燕子相处久了,箫剑现在也能立马明白了小燕子误解的点,“不是大侠的侠,是峡谷的峡!三峡是长江中上游的一段水域,水流十分湍急,可谓一泻千里。记不记得你背过一首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的就是巫山到江陵这一段的长江水!”
“哦!”小燕子像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这样!我现在觉得背诗还是应该要有画面感,像这样就容易记多了。”
小燕子看着大家,若有所思地发表着自己的感悟。江风送凉,携着她额前的刘海微微飘动,朝阳映照着她未施粉黛的脸庞,显得五官格外明媚大气。
“其实呢,除了永琪和箫剑刚才念的两首,这李白还有一首写长江的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紫薇诗兴大发,绕着小燕子边走边背,她终于明白古往今来为什么文人墨客那般钟爱描写这大江东去的场面。
“好了!你们一个个的饶了我吧!别着急给我补课了,我哪记得了那么多!”小燕子双手抱拳作央求状,“与其背背背,还不如就好好看风景呢!”
“小燕子这句倒是说的在理!我们这些个读了点书的,的确有点酸腐气,看到点景色,总想吟上两句。倒不如就老老实实看风景呢!”尔康难得和小燕子站在同一边。
“就是嘛!”小燕子说着冷不丁从后一把抱住了紫薇。两人就这么抱作一团,在船上嘻嘻哈哈,热热闹闹,姐妹情深,羡煞旁人。
箫剑又习惯性地拿出那支箫,放到口边,轻轻吹奏起来。箫声随风而荡,声闻十里。
长江下游的水流在这个季节还是静水流缓,波澜不惊。放眼望去,正是碧波荡而帆影渺,朝霞紫而远山翠,薄雾轻笼,古寺栖隐,舸舰弥浦。
这在另一艘船上,晴儿也正陪着太后赏烟波浩渺,潮平岸阔,沙鸥翔集。但闻箫声,晴儿不觉往后张望。只可惜紫薇、小燕子的船与她们还隔了两三艘,晴儿并未能见着他们。
太后有时也自觉不该时时拘着晴儿,也一直操心着她的婚姻大事,时时留心物色可有好的王公子弟,只是想不到半路杀出个箫剑。想到这个箫剑太后这心里的气便不打一处来。
虽说昨日见他对佛法似有颇深了解而稍许多了几分好感,但一想到他是个无父无母,四海漂泊的浪子,想到晴儿若是嫁了这样飘无根蒂的浪子,太后那心里头就是堵得慌,甚至可以说是胆战心惊。
只是一见到眼前晴儿这乖巧可人的模样儿,她又心里实在欢喜,心就软下来,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处理的好。于是还是想试探晴儿一下。
“这风景这么美,这陪着晴儿赏风景的可不该是我这老太婆哦!”
太后突然开口道,晴儿一时没明白过来,清澈如水的双眸有些讶然地看着太后。
“这陪你看风景的该是个翩翩佳公子才行啊!”太后拉起晴儿的手,如祖母般轻轻拍打。
“老佛爷,您说什么呢!晴儿愿意永远这么陪伴着您!”
“这怎么行,这晴儿以后也是要嫁人的!我可不能这么耽误你。我看来看去,这鄂敏家的侄子鄂津算是不错,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