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许,朝阳初升。
天空中的乌云尚未散去,紫禁城中还是有些阴霾。 万历高坐于龙辇之上,看着前面浩浩荡荡的队伍,眼中不由露出一丝隐忧。 每天这个时候,他都要去慈宁宫向李太后请安,以示孝道。 十年了,天天如此。 原来的他那真是什么都听李太后的,从不敢私自做主。 这次就不一样了。 他下旨砍七个言官可没经过李太后允许。 而且,现在的李太后明显是倒向张四维了。 他这么做,李太后能轻易饶了他吗? 如果李太后发怒,又该如何是好呢? 这个问题着实让人头疼,想着想着,他都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慈宁宫离乾清宫并不远,出了乾清门右拐,过了养心殿就是,总共还不到两百步。 他还没想好该如何面对李太后呢,慈宁宫便到了。 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下了龙辇,往慈宁宫正殿之中走去。 此时,李太后正满脸寒霜的高坐于暖阁之上呢,两边的太监和宫女那都噤若寒蝉。 很明显,她生气了。 万历见状,心中不由得一慌,那脚步都有点迟疑了。 李太后可不是一般的严厉,他若是犯了错,那动不动就是罚跪一两个时辰,就算他当上了皇帝也是如此。 他心理都跪出阴影来了。 这次不会又要罚跪吧? 他硬着头皮走上前去,拱手躬身道:“儿臣给母后请安,祝母后万福金安。” 李太后把脸一板,厉声训斥道:“你好大的胆子啊,刚刚亲政,第一次上早朝,你就下旨砍了七个言官,你这是要效仿商纣王当个暴君吗?” 什么商纣王? 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的。 朕现在可不光是你儿子。 再说了,你又知道什么? 朕如果不杀,大明就要亡了。 万历闻言,没由来得一阵厌烦。 没办法,这是他亲娘。 他耐着性子解释道:“母后,他们逼朕欺师灭祖啊,他们逼朕削尽恩师官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抄尽恩师家产,将恩师诸子流放。 朕如果真这么做了,满朝文武会怎么想,大明百姓又会怎么想? 欺师灭祖,天理难容啊,朕如果真这么做那会民心官心尽丧啊。” 李太后怒斥道:“这就是滥杀言官的理由吗? 张居正说过什么你知道吗,他说,吾非相,乃摄也,他想当摄政王啊。 还有,他明目张胆的坐着三十二抬大轿回去奔丧,这就是欺君之罪。 那些言官说的有错吗? 你竟然下旨把他们全砍了,你真想当暴君啊?” 万历闻言,眉头不由一皱。 女人善变,而且耳根子软,容易上当。 张居正在世的时候李太后可是将张居正视为大明柱国,什么都听张居正的。 这才几天,李太后的心竟然就变成这样了。 很明显,张四维这几天命人给李太后灌了很多迷魂汤。 是谁呢? 司礼监秉笔张宏、张鲸,司礼太监张诚,这些都是李太后的亲信,而且这几个早就被张四维收买了。 还有一个妙峰大师,好像也跟张四维关系密切。 这些人都有可能给李太后灌迷魂汤。 可惜,他没一个亲信,在宫里他就是瞎子、聋子,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帮家伙跟李太后说了些什么。 他只能耐着性子继续解释道:“母后,恩师摄政是你要求的啊。 你还曾说过,朕不懂事,一切都要听恩师的。 至于三十二抬大轿,那就是高拱的弟子张四维和钱普合谋陷害恩师。 当时恩师离京奔丧的时候还是坐的普通轿子呢,结果,到了真定府,知府钱普就送了恩师三十二抬大轿。 这三十二抬大轿最少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打造出来啊,很明显他们就是有预谋的要陷恩师于不义。 恩师也跟朕说过这事,花花轿子众人抬,别人送的轿子,他如果不坐,那就是看不起别人,别人会说他目中无人。 所以,他并不是看不起朕,更不是想欺君,他也是怕失了人心。” 李太后明显已经被人挑拨得怒不可遏。 她不管不顾的怒斥道:“你还敢狡辩,言官风闻言事无罪,你不知道吗?大明列祖列宗,多少皇帝,谁像你这样滥杀忠良?” 他们还忠良? 你知道个屁啊! 万历仅有的一点耐心都要耗尽了。 他梗着脖子道:“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