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神性晋级(4929)
如果说地上的欧姆尼堡已经足够让人惊叹,那么深入地下150米、由近30米的钢筋混凝土蜂窝吸能结构、每隔30米铺设的5厘米厚铅板、加固拱顶穹窿结构、抗爆剪切墙……等构成的末日地堡,才是这个上千盎亩庄园的真正形态!
这还只是充当核保护层的外层,地下150米以下,仅仅只是最内的舱体,厚度就超过两米,使用双层钢板夹层+混凝土芯建设内墙。|微!?|趣?$1小′μ说#>网:? ?&无&]错??内??_容?!o
全区基本都是法拉第笼式内衬结构的电磁脉冲防护。
配备高效HEPA过滤、活性炭净化与二氧化碳浓度自动排风监控系统,全域循环闭环设计,确保舱内空气数月无衰变。
反渗透+雨水采集+地下水抽取三级用水系统。
超过五百平米、可以种植蘑菇、藻类、土豆、昆虫蛋白培育的密闭种植单元。
柴油储备+闭环燃气发电机+远端地面掩埋部署的光伏电池+水下的潮汐发电专用输送线路……
超过三百平米、冷战级通讯标准的卫星监控指挥中心……
接近2500平米、可供超过百人居住的的居住区……
一切的设计,都是为了应对所谓的末日。
在那一天到来之时,这里的人可以在无补给的情况下,在地下支撑数年,直至地面上危险消失。
一百四十年前,全知社的“万王之王”、加州的征服者——约翰弗里蒙特向全知社捐赠了这片土地,并使用从老墨那里掠夺来的财富开始修建这处据点。
这一修,就是五十年,中间修修停停,终于在九十年前,当时的“大圣者”、迈国海军部长、哈佛法人、雷神公司第一任总裁——查尔斯亚当斯三世在任期间,彻底完成了欧姆尼堡的修建。
此后的几十年中,通过不断地改造,这里已经成了全知社在全迈最大的据点、实际意义上的管理中枢,也是历任“大圣者”的驻锡地。
方豫就是在这里,找到的身具摩根和亚当斯家族双重血脉、现任全知社“大圣者”——约翰亚当斯摩根。
没错,就是大摩的那个摩根。
摩根家族同样也是亚当斯家族的姻亲,本身就是亚当斯家族所领导的“波士顿婆罗门”中的一员。
实际上,JP摩根就是在亚当斯家族的支持下,才真正崛起的。
3011年,当时的大圣者、查尔斯亚当斯二世的外孙、行为社会学创始人乔治霍曼斯曾经骄傲的称,就算发生了核大战,这里也会是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
全知社认为,末日来临之后,他们将从这里,在“原初”的支持下,完成对人类文明的重启,领导人类的进化,让人类进入下一个时代。
方豫抓到约翰亚当斯摩根后,在这里找到了全知社的诸多资料,看完了之后直撇嘴。
太塌马中二了,就这还社会学家呢,简直就是想当然。
在制定ASI发展纲要的时候,方豫曾经让橘子大模型使用“虚拟占筮术”进行过末日推导。
如果爆发核毁灭,私人建设的中小型末日地堡屁用没有,完全不可能保证人类生存。·s~i`l_u?b¨o′o.k-..c?o*m¨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
能容纳三千人以内的中小型地堡容错率太低了,就算能够躲过第一波核打击,也不足以稳定维持地堡基地的运转。
橘子模型曾对328种末日模式进行过超过百万次的模拟,三千人以下的存续模型全部失败。
尤其是私人地堡类,挖浅了没啥用,挖深了的话,地堡的相关设施在180天以内就会相继失效,幸存者甚至有相当大的可能被彻底困死在地底。
而且,地堡中“精英群体”占比越高,生存率越低。
一方面,精英群体普遍缺乏动手能力,难以修缮维持地堡运转。
另一方面,精英群体都太聪明了。
聪明人,比起动手更喜欢动脑子,脑子动多了,想法就多了,想法多了,相互信任度就下降了,信任度下降了,共识基础也就没了。
共识基础没了,末日又没有法律,发生什么也就都不奇怪了。
不过,丝毫不影响这里成为全知社最具影响力的据点、有实无名的总部。
干掉了全知社所有通过融入纳巴苏血肉获得了超凡能力的高层后,在这里,方豫找到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