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绝对的腐儒。+h.o/n\g+t-e~o¨w^d?.~c~o^m¢
要不是政务需要,陆鸣真想转身离开,懒得搭理这种人。我有策略你不同意,让你给出策略,你就给我来一个修文德?怎么修,修到什么程度,一点干货都没有,还美哉,美你个球球。“欧阳博士,我问的是怎么做,比如我刚才提出了分类治理不同人群,武力镇压顽固分子和分化瓦解不同部落的策略,欧阳博士不同意的话,还请提出一些具体的东西,该怎么修文德才能达到让倭人来之安之的目的。”堂堂博士,大汉的顶级精英人士,拿着朝廷俸禄,你不能当个只会批评却给不出合理建议的家伙,口嗨的请出去。欧阳生脸色发红,他哪里考虑过这些,各级官员去做不就好了,他堂堂博士提点意见还不行么?“欧阳博士,难道书里没写么,究竟什么是文德?”书中怎么会没有,不管是《孟子》中的制民之产,还是《尚书》中对官员三宅三俊的考核法,都可以当做修文德的具体内容。问题是,这些内容不适合用来应对倭人。比如孟子所说的制民之产,是要给百姓分配土地的,分五亩宅地,百亩耕地,还要保障百姓基本生活。+x\d·w¨x.t^x,t¨.`c?o-m,这种待遇能给倭人么?大汉是去开采金银的,不是去扶贫的,欧阳生今天要是敢这么说,不用陆鸣反击,都有一堆人喷死他。看他支支吾吾说不出话,陆鸣追问道:“难道你的仁义只能停留在嘴上,不能落实到行动中?”两人僵持之中,忽然有声音传来,“富民侯,仁义当然是可以落实到行动中的。”董仲舒开口了,欧阳生的愚蠢和迂腐都让他难以忍受,再不开口,儒生们的脸都要被人丢尽了。欧阳生松了一口气,相较于董仲舒,他确实不善言辞,有董仲舒出马,陆鸣今天好过不了。“还请赐教。”和欧阳生相比,董仲舒高了至少一个段位,不仅能务虚,更能务实,不至于让自己几句话给说的哑口无言。陆鸣准备聆听他的道理,看看董仲舒又能搞出什么新花样。“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义之所在。”董仲舒先引用了论语中孔子的一段话,简单来说,朝廷应该顺应百姓的利益需求,通过政策引导使其自然获益。?搜`搜#^小?&说°o网¥ ;已+¨?发/布1¢最,?μ新*?£章(?节*“倭人还不是大汉的民,孔子等先贤所说的利和义都用不到他们身上。”欧阳生愣住了,怎么好像不是来帮我的呢?你一下子就把倭人排除出了民的范畴,岂不是意味着先贤们所说的仁义都不适合他们。“从倭岛开采金银,受益者乃是大汉,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均可从中获益,正符合孔子所说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儒家并非否定利的存在,而是强调以义统摄利,而天下百姓之利就是义,于大汉百姓而言,此乃朝廷的仁政,符合仁义之道。”我看出来了,原来你也和富民侯是一伙的, 欧阳生气的浑身发抖,儒家内部有坏人啊,你怎么能对富民侯的策略给出仁义的评价呢?陆鸣也愣了,这就是自有大儒为我辩经么?董仲舒,当世顶尖的大儒,说声第一大儒也不为过,竟然改变自己以往的观点,不提什么“爱及四夷”了,怪不得能推动儒家成为大汉治国思想,人家是真为统治者服务啊。董仲舒知道欧阳生等人会心生不满,但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儒家的发展,为了儒家能坐稳独尊儒术的地位。倭岛金银的利益如此巨大,任凭是谁也无法忽视,必须要有人去挖矿,从事最危险的工作,谁要是敢在大汉百姓和倭人之间,选择让大汉百姓去做这些事,谁就要自绝于天下人。而选择倭人,又要面临仁义之道的拷问,他必须要对仁义之道做出新的解释,从而让儒家学问经得起拷问。当初陛下选择儒家,是因为儒家符合他的治国需要,从罢黜百家到现在不过十余年,儒家的地位远远谈不上稳固。天人感应已经被陛下舍弃,要是连对外扩张也解释不了,无法为其提供合理性,万一陛下认为儒家不再符合治国需要,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更换治国思想呢?这些天,他绞尽脑汁也没想到,倭人和大汉之间有什么仇,能让大汉理直气壮的去报仇。唯一靠点边的就是徐福在倭岛定居,他是秦朝的叛逆,欺骗了始皇帝,按律当诛。可大汉为始皇帝报仇,不说倭人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