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玲闻听,大吃一惊,生气地道:
“哪有银行职员替客户还款的?陈聪,你前天为客户提供担保,现在又为客户还款,你别再胡闹了,难道你真想被单位给开除了,你才消停吗?”
“我要是不这样做,就铁定被开除。”
戚郎贷款的归还方式是每月木息还款法,每个月要按时偿还四干多元的本息,期限是十年,陈聪要为戚郎还款,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看陈聪这么决定,叶玲也是颇感无奈,道:“陈聪,你可要想好了,戚郎的贷款全部还清,可是要接近五十万。”
“我想好了,我就是宁肯替戚郎将全部的贷款本息还上,我也不能丢掉这份工作。”
陈聪只好将了解到的情况向她说了说,叶玲一听就急了,道:
“陈聪,真要是这样,戚郎十年之内肯定放不出来,那你就要替他背十年的债务。你干十年工作,等于替他干了一大半。”
叶玲也为戚郎愤愤不平起来。
就在这时,行领导们又召开了秘密会议,一场更大的风暴在等待着陈聪。
下午一上班,陈聪就从自己的卡里提出了现金,还故意戴上一顶帽子,来到柜台前帮戚郎还了15000元的拖欠本息。
陈聪之所以故意戴上一顶帽子,是为了防止被监控拍清自己的面目。
按照规定,银行职员是不能替客户偿还贷款的。
混到这种局面,陈聪里外都不是人。
他替戚郎归还贷款拖欠后,立即汇报给了叶玲。
叶玲立即去向行领导汇报。
陈聪和叶玲都以为只要将戚郎贷款拖欠的部分还上之后,行领导就不会再追究陈聪的责任了,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叶玲向行长汇报了之后,行长阴沉着脸道:
“陈聪这么做,是最起码的,也是他应该做的,他的客户还不上贷款,就应该由他来还。”
叶玲性格温柔贤淑,但听了行长的话后,也有些急了。
但她仍是心平气和地道:“陈聪替戚郎还了拖欠,戚郎的贷款也恢复正常了,这样就不用再给陈聪处分了。”
行长斩钉截铁地道:“不行。陈聪即使替客户归还贷款了,他也不能再干信贷员了。”
“让他到一楼大厅去站大堂,不但如此,行里还要对他进行通报批评,罚款5000元。”
当陈聪听说这件事后,顿时气的他暴跳如雷。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陈聪能做的只能是忍。
要是和行领导去吵架,等待他的将会是更重的处罚。
就在这时,人力资源上发来了对陈聪正式处理的决定,陈聪被调离个贷部。
5000元罚款从他的工资里直接扣除,通报批评下发到所有的部门和机构。
通报批评上有一句话,让陈聪如坐针毡,那就是说他毫无责任之心。
虽然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后果却是极其严重。这是对一个人定性的原则问题。
陈聪气得回到租住处喝了个酩酊大醉。
但第二天他还是老老实实去一楼站大堂了。
站大堂是个苦差事,只能站着,不能坐着,不但要疏通引导客户,还要热情地答复客户所有的咨询。
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一天下来,陈聪被累的全身都像散了架。
没办法,他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对无根无基的他,行领导处理起来是毫不留情的。
这就叫杀一儆百!
一个星期下来,事业心极强的陈聪,都被折磨的想主动辞职了。
这天下午,陈聪正在大厅里忙碌着,有个客户喝多了酒,在大厅里耍酒疯,气的陈聪直想揍扁他。
但他不但不能揍客户,还要热情和气地对待客户。
因为这是银行的硬性规定,银行职员和客户发生冲突,即使再有理,也得被处分。
正当陈聪忙的焦头烂额之际,行长带着办公室主任恰好从大厅路过,他脸色冰冷地对陈聪道:
“你站大堂也干不好吗?不把这个闹事的客户摆平,就让你彻底下岗。”
说完,转身就走。
陈聪被气的脸色铁青,恨不得冲上去一脚将行长踢个狗吃屎。
麻痹的,这也太欺负人了。
被逼无奈的陈聪,怒气冲冲地到提款机提了一千元现金,直接塞给了客户,道:“我求你别闹了,拿着这一千元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