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季汉楚歌 > 第107章 骑射对决,吕布赵云谁胜一筹

第107章 骑射对决,吕布赵云谁胜一筹

机灵的。”

“一个月内,给我拉起一队密探。”

“具体怎么做,你们自个儿去琢磨。若是表现好,你们也是有机会封侯的。”

封侯?

陈大和张丑的气息纷纷一紧。

封侯对于两人的身份而言只是茶余饭后的奢望,想要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不仅仅跟能力有关,还侧重于运气和机会。

就如同昔日的飞将军李广,能力虽然出类拔萃,但运气和机会总是不够。

一辈子都难以封侯。

现在。

刘标却给了陈大和张丑立功封侯的机会!

机会有了,就只需要磨砺能力、静候运气。

没想到。

我等走卒也有机会立功封侯?

陈大和张丑兴奋起来了。

刘标又补充了一句:“我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没有功劳,即便你们有一辈子的苦劳,那也是封不了侯的。”

陈大凝声抱拳:“若是立不了功劳,定是我二人能力不够,我等绝不会有怨言。”

张丑也抱拳:“公子肯给我等机会,已是大恩,我等又岂能不效死力。”

刘标暗暗点头。

组建密探不是脑子一想就能组建的。

密探最重要的不是探查情报的能力,而是忠诚。

陈大和张丑的能力虽然未必强,但在忠诚上已经向刘标证明过了。

冒着被吕布当场砍杀的风险杀了袁术的使者,又在牢狱中没有怨言。

再有过往的考验,足够让刘标相信两人的忠诚。

大事上,刘标一向都是宁缺毋滥、谨小慎微。

似那种几岁就能组织一个绝对忠诚的密探组织,一出世就能暗桩遍布天下的。

除非开个系统挂,否则绝无可能。

翌日。

赵云辞行。

刘标也未挽留,让赵云过下邳而不入本就是破例。

若不让赵云去下邳跟刘备一聚,那就说不过去了。

得知刘标常去农田,赵云又将夏侯兰等几骑白马留在了彭城,临时护卫刘标左右。

虽然刘标的自保能力不弱,但若百姓中藏有刺客也是很难提防的。

刘标没有拒绝赵云的好意。

陈大和张丑被安排去成立密探,刘标也的确要几个机警善射的护卫左右。

接下来的几日。

刘标又将重心放到了彭城的农事上。

乱世立足,广积粮是最重要的。

有粮才能吸纳流离的民,有民才能养专职于征战的兵。

民富才能兵强。

这是刘标从一开始就定下的长期目标。

不论是生在赤旗下受到的思想影响,还是身为刘备长子受到的仁义熏陶。

似曹操那种掠食于民的用兵之法,刘标不屑为之。

“良田一亩,用五升种子;薄地一亩,用三升种子。这是按时令播种的分量,若是错过了时令,就得增加分量。”

“谷田,必须年年更换。若是不更换,就会有大量的杂草混入,收成也会变得更低。”

“春时天寒,种子出芽迟,倘若不种深一些,种子发了芽也是会死的。”

“种谷最好是雨后下种。下了小雨就得趁湿时种,禾苗就容易长出来;若是下了大雨,不等地面发白就种,这禾苗就会变得瘦弱。雨后杂草若是多了,得再除草后再种,草肥了禾就瘦了。”

“......”

刘标坐在田坎上。

周围聚集了男男女女,围了一圈,纷纷竖耳聆听刘标对农术的讲解。

刘标的用词很白,尽可能的用众人能听得懂的方式。

农术也是需要传承的。

世家大族有专门习农术的用文字记载传承,普通民就只能口口相传了。

若是不幸家中老农死了,剩下的民对耕种就会变得陌生。

这也是为何。

汉虽然有《氾胜之书》、有《四民月令》等等有关于耕种的专业书籍,但真正会种地的民却很少。

连字都不识的普通民,又如何能看得到这些专业的耕种书籍?

很多主动给世家大族当佃农的,除了朝廷徭役赋税太重,也是为了能种出更多的粮食。

似刘标这样,聚众讲农术的人是很少的。

懂农术的世家子的自恃身份不愿讲,愿讲的又往往不会。

夏侯兰等几人蹲在不远处,一边唠嗑一边观察围在刘标周围的男男女女。

“这刘公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