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 第306章 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第306章 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是实验安全问题,他非常严肃认真的说道,“新的实验,意味着新的风险,必须要注重安全问题。”

张硕、于飞,再包括廖振宇、石秋玲等人都认真听着。

“在安全问题方面,直接参与实验的人员尤其要重视,你们是在一线面对风险。”

“其他人也要重视……”

“乌拉乌拉~~~”

王老师又说了一大堆,随后认真对张硕说道,“张院士,你一定不能留在实验间。”

“一线的实验风险太大了,不能出任何问题……”

张硕有些无奈的点头。

他当然不会在一线进行实验,即便没有王老师提醒,其他人也一定会让他远离。

问题在于,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啊!

其他人的感受确实不怎么好。

比如,于飞。

他是实验的直接负责人,似乎也没有人关心他的安全,即便为了个人威望,他也必须要留在实验间,站在一线主导实验工作。

“新一次实验,风险变大了,所以风险都要我们来担……”

听听就很无奈啊!

当然也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旁边就只有他要参与一线实验,廖振宇也好、石秋玲也罢,都要留在物理中心主导工作。

吴建宁,则是要主导离子对撞实验,是在主实验室工作。

……

新实验的消息发不出去,顿时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甚至是国际物理界的关注。

混乱力场实验已经很吸引人了。

连续几次实验之后,都只是不断积累基础数据,吸引力自然逐渐下降。

现在实验有了变化,增加强度的同时,还要增添衰变轻原子来影响结果……

听起来就很有意思!

好多相关学者都希望能加入到实验中,也希望能第一时间知道实验结果。

增加强度会带来什么?

衰变轻原子,会对于实验结果产生多大影响?

于是就有大量学者申请加入到实验中。

这些申请人都是国内学者,因为国际学者是以团队的形式参与,个人学者无法单独申请。

即便只是国内学者,因为数量庞大也让人头疼,主要是因为实验的规模有限,需要的人手也是有限的,而申请人中还包括一些顶尖的物理学家。

比如,苏东大学的杨海峰院士。

杨海峰已经快七十岁了,从未参与过混乱力场实验,还凑热闹似的提交了参与实验的申请,也不知道具体是要来干什么。

当然,做申请也是可以理解的。

混乱力场实验被全世界关注,是国际物理界最重大的新物理研究,学者想要参与也可以理解,只是让负责审核的人员头疼了。

人员审核,是得罪人的工作。

于飞也是负责人之一,他就苦笑的说道,“原来实验的人就很多了,现在申请越来越多。”

“但规模就这么大,总不能让他们来什么也不做吧?”

“我们只是做实验,又不是组织什么盛大的仪式。”

张硕就不用为此头疼了,他和其他人商讨了详细的方案,并指导了实验准备工作,然后就可以等在物理中心了。

在实验进行的时候,他还是留在物理中心。

在物理中心,张硕也是绝对的主角,好多学者都主动错过了,不管去哪里,总是被一群人围着。

好多专业学者都和张硕讨论新物理的理论问题。

豪森-贝尔加德就是其中之一,他对于基础力关系模型研究很深入,和张硕的讨论也很有深度。

张硕发现,贝尔加德确实非常优秀,他理解的深度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学者。

新物理的理论研究都是零零散散的。

即便是源点论,也只有体系模型,一些细节化的理论都是空白,但贝尔加德却能说出很多内容,有些观点让张硕都听的眼前一亮。

和贝尔加德进行几次讨论,张硕还问起对方‘对弱力影响的看法’。

“我和同事讨论过很多次弱力影响问题。”

“我们认为,弱力影响是无处不在意的,包括实验,包括引力制造技术,都有弱力的影响,只不过有些影响明显,有些则不明显。”

“现在实验中,弱力影响就很大,强力场的波动数值,可能就是弱力影响,而研究……”

他连续说了很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