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立在紫禁城的宫墙上,用来召集京城中能征善战的将领。
咚咚咚!鼓声还在回荡,天地之间满是肃杀之气。这鼓声是如此的令人心潮澎湃,以至于坐在朱元璋身边的朱允熥竟然有些热血沸腾,再也坐不住,直接站了起来。咚咚咚!鼓声还在天地间回响,像是龙吟不肯散去。朱元璋御案旁,那落在架上,陪着他征战数十年的宝刀,在鼓声中微微摇晃,似乎要挣脱刀鞘的束缚,亮出不可一世的锋芒。数不清的锦衣卫士,还是铁甲重卒,于奉天殿外肃穆而立,他们的目光锐利,身材挺拔,仿佛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就会翻身上马,奔向四方。“这才是堂堂的开国气象!”朱允熥心中暗道。看看身边轻抚宝刀面带笑容的朱元璋,发现后者也在看着他。“小子!”朱元璋沉声道,“爷爷教你怎么打仗!”~~~~~鼓声落下,殿中群臣站成一列。殿外,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传来,头发花白的将军,手持宝剑身着铁甲昂然上殿。“臣,傅友德参见陛下!”“臣,冯胜参见陛下!”“臣,虎威军指挥使!”“臣,龙威军指挥使!”“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鹤寿侯张翼!”“和州伯王虎!”一声声慷慨的吼声在奉天殿中响起,百战的将们对龙椅上的老人下跪行礼。“臣,同知都督耿炳文!”“臣,殿前军指挥使李景隆!”“臣,武定侯郭英!”“臣,安陆侯陈百胜!”“臣,龙骧军指挥使平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殿中吼一般的声音响起,殿下的人都是大明开国的名将。许多人已是白发苍苍,但站在那里,却依然有着蔑视天下群雄的气势。朱允熥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郭英小名郭小四,是朱元璋的卫士出身,耿炳文是耿君用之子,平安是朱元璋的养子。还有那些壮年的,从小就跟随父辈在军中效力,见证大明崛起并且百战百胜的将军们。这些人,只是大明开国将领的一部分,在边关在边地,还有着大量大明的优秀将领。这些战功赫赫的将军,正是朱元璋,也正是大明,敢于出兵塞外,马踏胡地的底气,也是守卫大明疆域,最牢固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