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 第394章 极东高卢同盟,北洋尚能战否?

第394章 极东高卢同盟,北洋尚能战否?

陆远剽窃的流水线,为什么能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因为一支洋枪的组装有十几道工序,

学徒工想要全部掌握,熟能生巧,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但,如果只专精某一道工序,可能十天半个月就会了,

换而言之,短时间训练后,十几个熟练的学徒工,就等于十几个老师傅,甚至更快一点,

这也意味着,两百多个学徒,在半个月内,都转变成熟练工,

按照这种流水线模式,整个兵工厂两千人,

包括枪支、弹药、掷弹筒、迫击炮,还有各种衣帽鞋袜和用品,

不到半个月,产量迅速提升五倍以上,

不仅极大缓解了极东军的整编训练,还可以提升对其他地区革命派的军火输出数量,

当然,这也不光光是效率优化,在成本上也大幅降低,

比如,一支洋枪,纯进口价格不低于50个大洋,

像这种进口零件组装的半国产洋枪,

算上机器的折旧费、人工费,还不到30个大洋,

至于子弹手榴弹和枪榴弹,省的就更多了,毕竟这些都是耗材,使用数量高得多,

尽管董事会对此很满意,可陆远仍然不满足,

火力密度决定战争天平的倾向,

于是,他决定研制五连发栓动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

再加上已有的手榴弹、掷弹筒,作为基层连排队伍“四位一体”的标准火力配置。

说实话,列强的转盘机关枪太笨重,

块头大,又非常显眼,很容易成为敌方火炮的打击目标,

图纸早就在他的脑海中,分分钟搞定,

为了便于可持续战斗,他将栓动步枪和轻机枪统一枪管弹药口径,

为此,他又不得不,开展工业标准化改造,

打个简单的比方,最基础的螺丝和螺母,

之前都是手工搓出来的,哪怕同一批产品,拆下来后,也会出现互相不匹配的尴尬状况,

标准化之后,相同设备打坏了,

拆下来的好零件,依然可以组装出好用的装备,

既避免了浪费,也提升了战争的保障,同时又等于建立良好的生产链生态,一举多得。

当极东董事会,强行推广工业标准化生产时,

不但,原有的资本家不理解,就连列强的商团也表示抗议,

伊丽莎白、巴罗夫、西门右兵卫,甚至找到陆远,要求他搁置标准化,

为啥呢?

因为列强之间,生产标准各不相同,

特别是伊豆岛国,他们虽然实行了维新变革,全面接受洋化,

可搞笑的是,他们国内也是派系林立,

比如,关西和关东,基于历史原因,就采用了不同的工业化标准,

典型案例就是电网设备,关西采用欧罗巴50赫兹,关东采用大漂亮60赫兹,

还有举世闻名的海军陆军之争,成见之深,即便用“世仇”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嗯,极东实施标准化,为啥洋人这么着急?

作者就不得不说,列强的嗅觉非常敏锐,

列强打开蒂法国门,原动力当然是利益,

什么样的利益?

工业化大生产的廉价商品,非常需要销售市场,

希斯大陆被誉为世界中心,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人口繁衍,

所以,蒂法文化圈和北希次大陆的天竺文化圈,

接近十亿的庞大人口,成为列强不容放弃的倾销大市场,

当陆远全力推进工业化,列强商团是乐见的,

毕竟可以卖机器设备,还可以卖零配件,都能赚到钱,

但是,陆远搞自己的标准化,

只要全面实施,他们的设备和商品,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挤出蒂法,

一旦失去蒂法市场,他们国内的资本家和工厂,将遭受巨大损失,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故此,三个代表心急火燎的,闯进了沈北玄的办公室,

伊丽莎白直言不讳:

“沈董事长,你的标准化属于垄断,不符合商业精神!”

西门右兵卫也义愤填膺地质疑道:

“你承诺过自由贸易,现在分明是想利用这个标准,干涉民间贸易,绝对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