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脾气差了些,但论其学问在这书院之中可是名列前茅的存在。每回科举考试,经他教导出来的学生,不是考取榜眼便是夺得探花之位,有时甚至还能出个状元呢。”
许院长对于这孙先生可谓是爱恨交加,其中缘由无外乎觉得对方过于严苛古板。
如此一来,可就苦了那些拜入门下的学生们了。
楚绾心中暗自思忖着,如果孙先生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凭借他的才华和学识,一定能够考取状元。这样优秀的人才本应在朝堂之上施展抱负、造福百姓,但却偏偏选择留在这里当一名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实在令人费解。
于是她忍不住向许老问道:“许老,以孙先生的才能,完全可以入京赶考,博取功名,为何他甘心在此地当个教书匠呢?”
许老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他这个人啊,倒是有些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性格耿直,不善权谋,在官场那种尔虞我诈之地难以长久立足。与其在仕途上艰难前行,不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年轻一代,培养更多有志之士。或许对国家、对百姓来说,这才是更有意义之事吧。”
楚绾不禁陷入了沉思,她觉得许院长说得很有道理。
孙先生将来绝对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因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培育出了无数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日后都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以教育为本、培养人才的理念,不正是对国家最好的回报吗?通过传授知识、塑造品格,让更多的年轻人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的大潮中去,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深远且持久的奉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