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斩断男人婚外情的维情师 > 第132章 在学业上平庸的大女儿,竟然在她最后的岁月里陪伴了她

第132章 在学业上平庸的大女儿,竟然在她最后的岁月里陪伴了她

国留学的征程。她在学业上的每一步成功,既是她自身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李慧兰在背后默默的经济支持。兴趣班的费用、学费、生活费,每一项都是沉重的负担。晓妍成绩优异,性格骄傲,在其他方面也不愿输给同学。本科时,一个月四千块的生活费,她还常常抱怨不够花。可李慧兰只是一名普通职员,每月六千的工资全部投入到孩子身上,却依旧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下,她只能将目光投向那些围绕在身边的男人。离婚后那些看似慰藉寂寞的感情,实则大半都是冲着她的钱而来。如今,宫颈癌晚期的诊断结果,仿佛是命运对她的无情嘲讽。

从医生办公室出来,李慧兰的脚步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绝望,却又带着一丝倔强,坚持不懈地拨打着越洋电话。一次又一次的忙音,如同锤子般敲击着她脆弱的心。打到第十七个电话时,终于接通了。然而,电话那头的晓妍却如同被激怒的猛兽,大声吼问母亲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为何非要在大晚上打电话吵她睡觉。李慧兰强忍着泪水,哽咽着道出自己的病情。半晌,电话那头传来近乎冷漠的回答:“按照医生说的办呗。”随后,便是死一般的寂静。没有她想象中的温柔安慰:“妈妈,你别怕,有我在呢。”没有对治疗方案的任何看法与支持,甚至没有多问一句关于病情的细节。李慧兰还想再说些什么,可那边已经传来哈欠声,紧接着电话便被挂断了。那一刻,她的心仿佛坠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万念俱灰。

此后,无论李慧兰如何苦苦哀求,晓妍始终以学业繁忙为由,坚决不肯回国,只是让她谨遵医嘱。再往后,电话更是难以打通,仿佛那根维系着母女情的丝线,在岁月的侵蚀和现实的磨砺下,已经脆弱得不堪一击。李慧兰的心,如同被冰封在北极的冰川之下,寒冷而又绝望。她再也无法忍受病魔的无情摧残,只能独自前往医院接受治疗。然而,放疗必须有家属陪同签字,这一要求却让她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她的双亲早已离世,兄弟姐妹也因各种缘由与她断了往来。这些年,她看似身边不乏陪伴之人,实则在心灵深处,她一直是孤独的行者。原以为可以依靠小女儿晓妍安享晚年,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却让她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什么叫希望破灭。

走投无路之下,李慧兰的目光落在了大女儿晓琳的名字上。在她的手机通讯录里,晓妍的备注是充满爱意的“宝贝”,而晓琳则只是那个略显生疏的大名。当她的手指即将按下拨通键的那一刻,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其中有愧疚,有不安,更多的是无奈。她深知,自己找晓琳不仅仅是为了找一个家属签字,她渴望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有一个亲人能陪伴在身边,给予她温暖与关怀。她害怕极了,万一放疗失败,自己孤独地死在医院,无人知晓,那将是多么可悲的结局。小女儿已经靠不住,她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这个久未联系的大女儿。毕竟,她们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啊。

晓琳,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曾被家人寄予厚望,如同那初升的朝阳,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李慧兰还记得,那是她第一次体验为人母的喜悦与责任,她满心都想着要把最好的一切都给这个孩子,要将她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她自己因为没有机会上大学,便将所有未实现的梦想和期望都寄托在了晓琳身上。在晓琳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家里就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等待着她去开启知识的大门。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人。被寄予厚望的晓琳,在学习上却如同一块顽固不化的石头。别人家的孩子,还没上小学就能熟练地进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早早开始启蒙学习的晓琳,直到六岁,连五加六这样简单的题目都还会算错。李慧兰想尽了一切办法,她曾声嘶力竭地吼叫,试图用严厉的呵斥唤醒晓琳的学习潜能;她也曾痛心疾首地打骂,希望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让晓琳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她甚至因为与陈宇轩教育理念的分歧而频繁争吵,夫妻间的感情在这一次次的争吵中逐渐消磨殆尽。可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将这块“顽石”雕琢成她心中期望的“美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慧兰不得不无奈地妥协,她痛苦地承认,自己曾经满怀希望的晓琳,或许真的只是一个资质平庸的孩子,在学业上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出息。幸运的是,小女儿晓妍的出现,仿佛是上天对她的补偿。晓妍天生聪慧,与晓琳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晓琳怎么都学不会的难题,小两岁的晓妍只需听一遍便能轻松解开;晓琳死记硬背无数遍仍会磕磕绊绊的诗词,晓妍听完两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上学后,晓琳总是因为反应慢而被老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