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 第690章 夭寿了,山洞里的陪葬品闹事了!

第690章 夭寿了,山洞里的陪葬品闹事了!

第690章 夭寿了,山洞里的陪葬品闹事了!

平阳昭公主葬在哪里?

这个问题,沉乐只好扭头,四下观望,期待能有哪位教授给他一点提示。′如^文_网* *免-费!阅_读*

山洞里这些人,怕是集中了长安考古界一半的精华,如果有人能给出答案,那大概率就在他们之间了一一很可惜,他只得到了一片摇头。

“正史上没有记载。”

“她丈夫柴绍葬在哪里也没有记载一一有没有夫妻合葬也不知道。”

“献陵,就是李渊陵寝,附近的陪葬墓,目前为止发掘出来的,并没有平阳公主墓。”

“昭陵附近也没有一一当然,理论上不应该陪葬昭陵,献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娘子关附近也没有发现。咳,这件事情,娘子关水电站的发言权,说不定都比我们大一些?”

“所以你想说被三体人带走了吗—

人群里幽幽飘出来一句。众人皆笑。一位老教授正弯着腰,在细细查看战马陶俑上的釉色,闻言赶紧扭头,才没有一口喷到陶俑上:

“这!这是什么话!”

然而,就算不知道墓葬所在,这么多考古方面的专家,对于墓葬的选址,总是有心得的。

哪怕是沉乐,没有啃过《葬经》、《青囊经》、《撼龙经》这些阴宅风水领域的经典着作,他凭本能也知道:

“谁会把墓葬选在水潭边上、崖壁当中啊!这又不是在写《鬼吹灯》,要搞出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墓葬来!”

既然如此,这个山洞里藏的到底是什么,就很耐人寻味了。

一群教授带着学生们,拍照的拍照,点数的点数,画图的画图,各自忙得不可开交。沉乐就看到那个查看战马陶俑的老教授,眼睛都要凑到陶俑上了,念念有词:

“这黄色这绿色——这釉质不是成熟的唐三彩,应该比它早一段时间——八十年?一百年?”

沉乐真怕他一口啃到陶俑上去。教授,那时候的陶釉都是低温铅釉,含铅量一言难尽,您这要啃一口,大概率会搞出铅中毒—

当然,前提是您真的能消化这些釉质。不过,就算消化不了,至少也会崩掉几颗牙啊!

另外一个教授双膝跪在地上,挺直腰杆,用非常别扭的姿势展开双臂,拦着身后的学生。

两个学生一左一右,抓住他的骼膊,那样子与其说是想要冲过去,不如说是想要防着自家老师扑倒在藏品上:

“你们别过去别过去!别碰!看这剑鞘上的彩绘花纹!以前从来没出土过!赶紧拍照不要开闪光灯!当心彩绘褪色!”

他旁边不远处,还有一个教授四肢伸开,整个人趴在地上,歪着头从大厅边缘的一扇木门缝隙里看。!q\d?h~b_s¢.!c?o,m\

手指无意识地在地上比划,声音颤斗:

“这房间里是什么?是什么?是仪仗么?从来没有出土过啊!!!”

整个大厅里,有一半的教授在沉迷,另外一半的教授在发疯。

只有一位年纪最长,头发雪白,骼膊上的皮肤松松地裹着骨头,看起来少说也有八十岁以上的老教授,空着双手,慢慢沿着藏品步行。

一边走,一边数,一边低声念念有词。转了一圈,再转一圈,忽然扬声:

“小李、小赵!”

“孟老!”两个头发花白的教授募然转身,趋步过来。虽然已经快要退休了,在自家导师面前,他们还是“小谁”,被叫得一点都没有脾气。

此时两人微微弯腰,一边一个,小心托住自家恩师的手臂,恭聆教悔。腰杆,四下望了一圈,沉声道:

“这大厅里陈列的甲兵数目,你们数出来了没有?有没有什么感觉?”

什么感觉?

沉乐一边竖起耳朵聆听,一边飞快搜肠刮肚。这大厅里的马匹陶俑,盔甲,武器,每一样大约在几十到几百件不等,根据种类不同,或多或少。

但是,让他根据这个数字总结出点儿规律来,恕他的学问功底不够深厚,真的想不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