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刘桃儿她可不是以前那个什么都不敢说的本尊了,她现在过来就是为了缓和和婆婆的关系的,怎么能关系没缓和成,反倒让婆婆更生他的气呢。因此她便说道:“三弟妹说笑了,咱们农村家里哪有什么好吃的,跟城里面可比不了,城里面还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二哥也就买回来了点儿排骨,本来想等着他回来再来爹娘这里一块儿吃的,但是天儿暖和了也怕放不住这我才炖了。我自己也吃不了多少,想着爹娘这里人多,就分出了一大半儿过来。剩下的一会儿再给大哥大嫂送去一些,剩下一碗也够我吃了。”笑话,你不给我好脸色难道我还上赶着巴结你不成,她可不是本尊那个好欺负的。
被刘桃儿和高秀儿这么一挤兑,白静的脸连一阵红一阵白。更让她生气的是婆婆明显把刘桃儿和小姑子的话听进去了,脸色也缓和了。
高老爷子对于老伴儿和几个儿媳妇之间的机锋向来是不管的,他一个当公爹的总参与儿媳妇的事儿像什么样子,但是见三儿媳妇的脸色,再看看旁边无知无觉的小儿子,他在心下叹了口气说道:“老二家的这菜做的不错,味儿挺好的。估计你大哥他们那也快吃了,赶紧的给他送过去吧,也让明明和甜甜尝尝。,家里饺子还有的剩,一会儿你也端些走”
老爷子的话一出口,几个人都老实了。刘桃儿心下叹息,这个公爹表面上是夸奖了她,但是其实还是偏向老三家的,要不然也不会给三弟妹解围了。不过她也不在意,十个手指头还有长短呢,再说她是儿媳妇,高爱军可在这呢,那是亲儿子。
其实她不知道,高父以前对她的印象可说不上不好,今天的一桩小事儿倒是对她改观了一些。
第25章 改变
刘桃儿端着高秀儿给她端的一盘饺子很快的出了门,她本来就没打算在这多待,毕竟孩子还在邻居家放着呢,要不是白静挑事儿,她早就走了。
等从婆家出来,她又端着一盘子排骨去了高爱国家。高爱国夫妻俩见到她倒是很高兴,六岁大的皮猴子高明明虽然对着那一盘子排骨馋的直流口水,但是还是跟刘桃儿到了谢,才嗷的一声去吃了。高甜甜因为现在已经开始上小学了她自认为已经长大了,所以虽然她也十分垂涎,但是却还是坚持着先把刘桃儿送出了门。刘桃儿不禁感叹,大嫂家的两个孩子教导的倒是很好。
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了,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也就是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客人的时候才会割两斤肉回来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高爱民这么高的工资的,君不见高爱军夫妻两个都是正儿八经的公职人员,但是却还是因为家里的条件困难所以时不时的回来家里打打牙祭吗。所以刘桃儿送的这一盘子肉并不磕碜。
直到刘桃儿从王桂兰家里把孩子接回来坐在饭桌上吃了两口饭她才算松了一口气。这人情往来也是件累人的活,她以前清净惯了,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院子闭门不出或者去城外的庄子上小住,现在开始过这个时代的生活还真有些不适应。再说这个时代和大燕朝是那么的不同,她要时刻注意不让自己露马脚。
不过累极了的早早的和女儿躺在床上的刘桃儿不知道,今天他这一番作为可没少让人惊奇。
隔壁王桂兰家
于镇海坐在饭桌前,见到那一碗炖排骨,不禁疑惑的说道:“这谁送来的?”于镇海对自己的媳妇可清楚的很,她可舍不得买这金贵玩意儿。其实也不是媳妇小气,而是当初两人结婚爹娘没给盖新房,也就在家里的老宅子里分了一间屋子。等到他们儿子出生了当然要出来盖房子,为了盖房俩人欠了不少外债,这三四年以来,他们豁出命去干才将将把把欠的钱还清,媳妇哪里舍得买排骨吃,就算是逢年过节也就买些最便宜的猪肉解解馋而已。
王桂兰给自己丈夫夹了一块儿肉多的骨头放在碗里,又挑了一块肉质细嫩的给了儿子臭蛋儿,这才说道:“是隔壁爱民媳妇送来的。今儿我见她带着个孩子还要端着菜去高叔那里,就让她把童童放在这给带了一会儿。没想到她来接孩子的时候,也给端来了一碗。”
于镇海听了倒也不奇怪,毕竟农村里就是这样,谁家做出点儿好吃的来都得给邻居们尝尝,于镇海家虽然穷,但是为人却很仗义跟四面的邻居相处的很不错。再说他跟高爱民那可是好兄弟也没啥好客气的。
他把王桂兰夹给他的骨头啃完,笑着说道:“是爱民这小子回来了吧,你还别说,虽然他媳妇不会来事儿了点儿,但是这排骨还真炖的不错,够味儿的很。”于镇海跟高爱民家做了好几年邻居,对于刘桃儿也是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