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事情,无一不成为谈资。
因此,这里正是消息流通的所在。
当然,这种地方乞丐不容易混进来,马步飞想了个办法,他学了几句唱词,便来酒楼里表演。
事实上,汴京瓦舍勾栏中,经常会有乞丐为题材的叫化子杂剧,这些乞丐有的真有的假,观众只看个热闹,也不关心。后来,街巷之间,有一部分乞丐也开始通过卖艺乞讨,这一独特的表演形式,一时竟在市井间十分流行。
马步飞正通过这种方式混进了酒楼。
酒楼里,他演得倒是开心。
一边在台上扮丑,另外一边他也一直小心留意着台下的动静,开封府大小吏员的醉话,他恨不得全收入耳中。
马步飞在开封府工作多年,这些人他都认识。
如今他办成乞丐,那些同僚们倒是认他不出。
汴梁官场人的眼睛都是很机灵的,看人从来是先看衣服,什么颜色什么品阶,一眼就能分辨。再看首饰,什么材质,是否稀罕,家境是否殷实,全在这腰间的玉饰上。最后才是看脸,大多数人,对脸的印象并不是最深的。
至于一旦成了乞丐,便没有人会多瞧上一眼。
果然,让他从这些吏员的嘴里拼凑出了一些情况。
一个书吏说,郓城王赵楷遭殃了,在朝堂之上,挨了好一顿骂。
一个牢头说,赵楷丢了将作监的差事,听说那烧制的瓷器出了大问题,丢了差事还是轻的。
书吏又说,你们听过吧,皇城司的人也从开封府撤走了。看来这次皇城司的差事他们也不能参加了。沾上了火神,这还了得。
两位旧日同僚越聊越进行,小酒一喝,脸红扑扑,早就管不住嘴了。
这样的议论,在乐和楼本也无伤大雅。
可在马步飞却品出了不对劲。
太巧了,怎么偏偏火神又找上了赵楷呢?